化療輸注擔心中心靜脈導管風險?認識PICC:安全乾淨的長期靜脈通路選擇
您是否遇過以下情況?
• 長期打抗生素導致血管疼痛。
• 頻繁抽血檢驗造成全身針孔。
• 需要輸注化療或高濃度營養液,但擔心中心靜脈導管風險。
• 因導管感染影響治療進程。
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來解決!
什麼是PICC?
PICC是「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英文縮寫。簡單來說,就是從手臂上的靜脈置入一條細軟的導管,經由血管路徑到達接近心臟的大血管。它可以長期置放,能像中心靜脈導管輸注高濃度藥物,又擁有一般點滴針置放位置的低置放風險和低感染率的優點,可說是集眾多優點於一身。
PICC在各科的應用實例
兒科:降低孩童治療的痛苦
2歲的小明因為嚴重腎臟感染住院,需使用抗生素3週。小明的血管細小難找,每次打針都尖叫掙扎,讓所有人都身心俱疲。放置PICC以後,讓小明從此免於反覆穿刺的煎熬,活潑好動也不受影響。
腫瘤科:化療治療的得力助手
56歲的李女士診斷乳癌需要進行6個療程的化療。因為預計療程時間不長,選擇使用PICC。它不用像人工血管需要手術植入,就可以給予化療藥物及抽血檢查。療程間可以封管保留,只需在家簡單維護。療程結束後,不用進手術室就可以簡單拔除。
婦產科:安胎住院的好選擇
懷孕28週的陳女士因為早期宮縮需要長期臥床安胎,希望能安胎到接近37週足月。PICC可在整個安胎期間長期放置,讓陳女士免於反覆換針和抽血的不適,即使臥床也容易照顧。
乳癌需要進行6個療程的化療。因為預計療程時間不長,選擇使用PICC。它不用像人工血管需要手術植入,就可以給予化療藥物及抽血檢查。
腸胃外科:營養補充的最佳夥伴
75歲的王先生因為腸道重大手術,需要長時間依賴靜脈營養注射。PICC可以輸注高濃度營養液而不會刺激周邊血管,其簡單照護的優點也讓王先生可以出院在家自行補充營養輸液,不需長期住院行動受限。
重症醫學:加護病房的秘密武器
78歲的林伯伯因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同時需要多種升壓藥物支持,每天都要抽血監測。因為敗血症而導致凝血功能異常,置放中心靜脈導管的風險變得很高。醫師選擇改用PICC,安全地完成放置。不但解決了醫療需求,也讓照護更加方便,未來導管感染風險也更低。
PICC好處多多,但仍需根據病情判斷是否合適。若您或您的親友需長期住院治療,歡迎與您的醫護團隊討論這項新興的治療選擇。
PICC大比拚
讓我們來看看PICC和其他靜脈導管的差異:
【一般點滴針】
• 優點:容易放置、傷口小。
• 缺點:只能用3-4天、容易靜脈發炎、常常要換針。
• 適合:短期輸液、一般藥物治療。
【中心靜脈導管】
• 優點:可以立即使用、輸液快、可以抽血。
• 缺點:放置於頸部,置入風險較大、易感染、活動受限。
• 適合:需要緊急救治的重症病人。
【PICC】
• 優點:可用數月、安全性高、照護方便、不影響活動、可以抽血。
• 缺點:需要專業團隊放置、置放時間較前兩者長。
• 適合:預計需兩週以上靜脈注射、頻繁抽血、或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
【人工血管】
• 優點:可用數年、感染率低,不影響活動及外觀。
• 缺點:置放需手術植入皮下,每次使用均需扎針,若因療程結束、嚴重阻塞或感染必須取出時都要再次手術。
• 適合:長期化療,或終身需要靜脈營養的病人。
PICC如何置放?
PICC的置放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執行,整個過程約30-60分鐘:
1.置放位置:通常選擇在上臂的深部血管。
2.置放流程:依據病人的情況,醫師可能選擇於床邊放置或移動至心導管室、血管攝影室放置。放置時先進行完整的消毒和局部麻醉,利用超音波導引置入導管,最後用X光或超音波確認導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靜脈內。
3.置放後:以免縫針之特殊固定裝置固定導管,避免滑脫。包上無菌敷料,保護置入處後,就可以立即使用。後續依照規定時間定期更換敷料及沖洗管路。
【延伸閱讀】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慢性病史陷風險!吳文誠中醫師:3類人早打疫苗,喝茶飲調養
懷孕、哺乳期可以打流感疫苗嗎?醫籲:孕婦接種能保護6個月內新生兒
有影嘸?5:2斷食法「挨餓」助護肝?吳明珠中醫師:牢記7大護肝飲食要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8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