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膝蓋後側疼痛,小心是「膕肌」受傷!醫教「復健3招」助改善
運動過後膝蓋後側痛,可能導致膕肌的運動傷害!膕肌對於膝關節的穩定性相當重要,到底膕肌長在哪裡?膕肌受傷症狀有哪些?復健運動又該怎麼做呢?《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於專欄撰文提醒,過度使用膝蓋,久站久坐或突然深蹲等姿勢不良情況,都可能導致膕肌受傷。
為什麼膕肌會受傷?
膕肌受傷有什麼症狀?
膕肌受傷的治療方法
宏宏多年前因為車禍意外造成膝蓋半月板撕裂,微創手術後感覺不錯,還是正常從事喜歡的籃球、羽球、跑步等運動。某次長距離越野跑之後,宏宏覺得膝蓋後外側腫痛,而且膝蓋感覺沒辦法完全打直,活動起來卡卡的,宏宏印象中很多運動員膝蓋後方疼痛的原因是後十字韌帶撕裂,於是趕緊到復健科就診。醫師詳細檢查後跟宏宏説,他的後十字韌帶很好,但是「膕肌」受傷了。
膕肌是膝蓋後方的小肌肉,對膝關節的動態及靜態穩定相當重要。膕肌起源於大腿股骨末端的外髁,接在脛骨近端的外側,位於外側副韌帶及外側半月板之間,因此儘管膕肌是關節外的小肌肉,對於膝關節的穩定性有關鍵作用。
膕肌的功能包括:
- 輔助脛骨內轉:下肢非承重狀態下,例如坐著將膝蓋打直、小腿抬高,膕肌會輔助脛骨內轉,讓膝關節可以完全伸直;若承重狀態例如站立則可讓膝關節穩定卡住。
- 輔助股骨外轉:走路或站立時,當膝關節需要啟動彎曲動作,膕肌會輔助股骨外轉,讓膝關節解除卡住的狀態,因此膕肌常被稱為「膝蓋解鎖」的關鍵。
- 穩定膝關節:避免膝蓋伸直時過度旋轉以及脛骨向後位移,也保護外側半月板不在膝關節彎曲時被夾住。
為什麼膕肌會受傷?
常見造成膕肌受傷的原因包括:
- 直接撞擊到膝蓋的內前側
- 來自撞擊或是運動不當姿勢,造成的膝蓋過度伸直、內翻
- 膝關節脫位
- 需反覆膝蓋彎曲伸直的運動,例如快走、跑步
- 越野跑、跑山
- 需快速變化方向、急停急衝刺的運動,例如籃球、羽球
值得一提的是,劇烈撞擊例如車禍造成的膕肌受傷,常會伴隨周邊其他軟組織受損,包括膝蓋後外側角的結構。
膕肌受傷有什麼症狀?
- 膝蓋後外側的疼痛
- 受傷緊繃的膕肌會使膝關節向前的位移受限,因而無法將膝蓋打直,造成股四頭肌過度緊繃,常見於慢性膕肌肌腱炎或是半月板/十字韌帶等手術後的患者
- 類似外側半月板受傷的症狀,例如疼痛、不穩定、膝蓋某些動作卡住
常被忽略的一點的是,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疼痛,部分來自膕肌被股骨邊緣夾擠,因此膝關節活動就會造成疼痛。若膕肌受傷持續,不只膝關節活動受限,下肢的動作控制及活動都可能出問題。
理學檢查膝蓋外轉及內翻的穩定度,可評估膕肌受傷的可能性。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可更明確評估膕肌受傷甚至撕裂的程度,其中超音波的強項在於即時檢查,可以動態影像檢測膝關節的穩定性,並且評估周邊其他重要軟組織,例如外側副韌帶及外側半月板是否有受傷。
膕肌受傷的治療方法
- 藥物:短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乙醯胺酚
- 物理儀器:熱療、電療、雷射光療等儀器可以幫助修復及加強局部循環
- 徒手運動治療:治療師以手法放鬆膕肌周遭筋膜軟組織,並且檢查是否合併相關肌群或近端遠端關節的不穩定/肌力不足,以運動治療強化相關肌群,避免再度受傷或是傷勢惡化變成慢性疼痛
-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若是超音波可定位膕肌撕裂,可以增生療法注射治療,藥物選項包括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生物活性因子療法高濃度葡萄糖等。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膕肌夾擠,可嘗試增生解套注射治療
- 手術:若膕肌撕裂合併周邊軟組織受傷,例如膝蓋後外側角,且明顯影響膝關節穩定性,則可能考慮開刀修復
膕肌復健運動重點在於膝關節的穩定訓練為主,建議在治療師或專業防護員或教練協助下進行,示範動作如下圖。
膕肌是重要卻常被忽略的膝關節穩定關鍵角色,在膝蓋後外側的受傷相當常見,通常跟膝蓋內翻壓力或是來自膝蓋內側的直接撞擊有關。多數膕肌受傷可以在治療後大約3至16週內回到完全正常的狀態,但若置之不理則可能導致膝蓋慢性疼痛或是不穩定等症狀。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 記者:popliteus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