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依然不選邊 未簽烏克蘭和平峰會公報

烏克蘭和平峰會16日落幕,80個與會國家簽署聯合公報。印度雖有參與峰會,但維持之前不選邊的立場,未在這份帶有譴責俄羅斯意味的聯合公報上簽字。

烏克蘭和平峰會15日至16日在瑞士的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舉行,印度由外交部主管西方事務副部長卡普(Pavan Kapoor)率團與會。

但印度外交部昨晚發布新聞稿稱,印度與烏克蘭和平峰會發布的任何公報或文件,均無關聯。

根據新聞稿,印度參與烏克蘭和平峰會符合自身的一貫方針,也就是透過對話和外交手段,為衝突尋找長久且和平的解決之道,印度相信這需要衝突雙方之間的真誠與務實接觸,才可能實現。

印度外交部說,新德里將繼續與俄烏以及其他利益攸關方保持連繫,為早日實現和平共同努力。

烏克蘭和平峰會共有90多國派代表參加,但只有80國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聯合公報形容俄烏戰事是「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戰爭」,敦促雙方展開停戰對話,力挺維持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而且援引了聯合國大會第ES-11/1號與第ES-11/6號決議。

這兩份決議分別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要求俄羅斯立即從烏克蘭撤軍,要求追究發生在烏克蘭境內的戰爭罪行。

基於歷史情誼以及不結盟、多重選擇等思維,印度自俄烏開戰以來,未曾公開點名譴責俄羅斯,也不參與針對俄羅斯的國際制裁。

印度早在2000年即已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雙方軍事合作可追溯至蘇聯時期。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蘇聯也曾派出艦隊支援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多次分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話,重申盼見雙方透過對話與外交手段解決爭端、終止戰事。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