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日記成書 朱德庸圖文妙解人生未爆彈
沒有頭的男人、沒有臉的女人,漫畫家朱德庸以情緒取代筆下表情與五官,在新作「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妙解人生轉角,昔日壓在抽屜的私密日記,他期望成為給當代人的鼓舞之書。
相較朱德庸過往犀利剖析社會現象的「澀女郎」、「醋溜族」等作品,「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或是他近年在社群平台上所分享的圖文創作,展現出更多溫暖的療癒力量。朱德庸今天在台北國際書展分享,因為他知道現代人太需要鼓舞,尤其在不知自身情緒狀況下,因而擁有許多煩惱。
朱德庸以自身探索歷程為例,他說,他在意自己的每件作品每個環節,只因他認為出版是心智的手工業,要在親力親為中一點點修改,但現代社會要求快速,像車輛在疾駛中景色會呼嘯而過一樣,所有過程都逐漸消失,他也因此開始陷入懷疑,創作雖然對他很重要,但他更想確認自己來到世間的價值。
「人生的意義應該不是要功成名就、被人注意這樣的,人生對我的意義是要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朱德庸說,他因此在2017年、2018年左右,開始對許多事物產生困惑,當時工作其實非常順利,可他就是心裡突然沒了熱情,懷疑一切是否是心中所需,因而開始減少大眾曝光,也沒構思要再出版什麼作品。
沒多久,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來了,朱德庸說,那時他心中異常平靜,認為終於是可以讓世界停擺的契機,因為世界早已進步得沒有方向,他也可以藉此好好梳理自己的思緒與感受,那些所思所想成為抽屜裡的私人圖文日記,也正是「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現今收錄的圖文。
天下雜誌出版一部總編輯吳韻儀表示,在COVID-19疫情接近尾聲之際,因緣際會拜訪朱德庸工作室,也因而看見這些圖文,深深感受到蘊含在圖像中的力量,遂而展開合作,讓這些洞悉現代人情緒的圖文,能勾起讀者心中的情緒。
朱德庸說,這些圖文在創作當下是以日記的心情繪製,反而更能察覺自我對話,筆下男女多數沒有頭或是五官,「我回頭看這也是神秘的地方,想起因為我畫的是純粹的情緒。」如今成書後,讀者也能反射與自己的共通之處,希望能在倡導「理性」的社會價值中,體認到感知的一切原來都是情緒。
相較朱德庸過往犀利剖析社會現象的「澀女郎」、「醋溜族」等作品,「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或是他近年在社群平台上所分享的圖文創作,展現出更多溫暖的療癒力量。朱德庸今天在台北國際書展分享,因為他知道現代人太需要鼓舞,尤其在不知自身情緒狀況下,因而擁有許多煩惱。
朱德庸以自身探索歷程為例,他說,他在意自己的每件作品每個環節,只因他認為出版是心智的手工業,要在親力親為中一點點修改,但現代社會要求快速,像車輛在疾駛中景色會呼嘯而過一樣,所有過程都逐漸消失,他也因此開始陷入懷疑,創作雖然對他很重要,但他更想確認自己來到世間的價值。
「人生的意義應該不是要功成名就、被人注意這樣的,人生對我的意義是要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朱德庸說,他因此在2017年、2018年左右,開始對許多事物產生困惑,當時工作其實非常順利,可他就是心裡突然沒了熱情,懷疑一切是否是心中所需,因而開始減少大眾曝光,也沒構思要再出版什麼作品。
沒多久,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來了,朱德庸說,那時他心中異常平靜,認為終於是可以讓世界停擺的契機,因為世界早已進步得沒有方向,他也可以藉此好好梳理自己的思緒與感受,那些所思所想成為抽屜裡的私人圖文日記,也正是「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現今收錄的圖文。
天下雜誌出版一部總編輯吳韻儀表示,在COVID-19疫情接近尾聲之際,因緣際會拜訪朱德庸工作室,也因而看見這些圖文,深深感受到蘊含在圖像中的力量,遂而展開合作,讓這些洞悉現代人情緒的圖文,能勾起讀者心中的情緒。
朱德庸說,這些圖文在創作當下是以日記的心情繪製,反而更能察覺自我對話,筆下男女多數沒有頭或是五官,「我回頭看這也是神秘的地方,想起因為我畫的是純粹的情緒。」如今成書後,讀者也能反射與自己的共通之處,希望能在倡導「理性」的社會價值中,體認到感知的一切原來都是情緒。
- 記者: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9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