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宜棲台南」走訪台南景點 結合數位影音推廣永續旅遊

崑山科技大學智慧生活管理學院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萌芽型計畫「宜棲臺南:數位觀光導覽建置與濕地環境永續推廣計畫」,5月13日辦理「環境永續遊程體驗與短影音推廣培力活動」,帶領本國及外籍學生走訪台南七股、北門及安南地區,探索濕地生態與環境永續發展議題,結合數位影像製作學習,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關懷與環境意識。
該次活動由崑山科大攜手推廣台灣觀巴的「祥麟旅行社」一同規劃永續遊程體驗活動,安排計畫協同主持人暨旅遊事業管理系副教授王美惠帶隊,並由祥麟旅行社指派兩位專業領隊導覽,帶領本國及外籍學生深入在地場域,一同認識溼地環境永續發展議題,並學習環境永續相關知識。師生首先前往安南區四草里的黑面琵鷺賞鳥亭,透過導覽解說了解沙洲地形的形成與濕地生態多樣性。沙洲地形孕育了豐富的生態系統,為安南區帶來鳥類棲息的重要據點,也構成了完整食物鏈,展現自然與人類之間的共生關係。
接著來到北門區水晶教堂,學生們租借Ubike展開自行車旅程,本國生更協助外籍生租借與介紹騎乘流程,不僅讓學生們有機會實踐節能減碳理念,更實地體驗綠色交通對環境的正向影響,學生們沿路蒐集數位影像的素材,紀錄臺南風貌與學習歷程。後一行人參訪北門遊客中心,見識到珍貴的抹香鯨標本,並參與中心設置的互動式影音體驗,以鹽業與候鳥為主題,學生們化身鹽工與黑面琵鷺,透過模擬搬運鹽堆、候鳥飛行路線,深入了解臺南在地的產業與生態特色。
師生再前往七股鹽山進行環境教育課程,由專業講師王佑庭先生進行說明,深入探討環境教育的定義與重要性。課程涵蓋全民教育、地方創生、環境素養與永續發展等面向,強調推廣環境教育是全民責任,更是保護土地的關鍵行動,也說明七股鹽山在觀光、文化、資源管理上的多重角色,讓學生更全面理解其場域價值。
活動最後,師生搭乘鹽山觀光小火車,實地巡覽七股場域的自然與保留建築,深刻體會當地在環境保育與永續經營上的努力與成果。旅遊系王美惠副教授表示,整場體驗活動不僅增進學生對永續旅遊與環境教育的理解,更強化崑山科大USR計畫推動地方連結與文化交流的實踐成果,也期待學生後續創作出精采的短影音,分享他們眼中的台南永續之美。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8 14:15:0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