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過敏、反覆感冒找上門了?換季時刻拉警報 冬季常見健康狀況TOP 10

隨著東北季風來襲,驟降的氣溫正式向人們宣告冬天來臨,日夜溫差變大容易使人著涼,學校、辦公室都掀起一波生病潮,病毒齊發的季節,千萬要小心別被傳染了!除了常見的感冒,還有許多看似不嚴重的身體警訊,都會在季節交替的時節悄悄找上門,置之不理很可能釀成大病。《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近一年網路討論度最高的「十大冬季常見健康狀況」,有哪些是必須提高警覺、不能掉以輕心的呢?一起來看看!

No.1 皮膚乾癢、濕疹

你以為濕疹只會出現在潮濕悶熱的盛夏時節嗎?大錯特錯!冬季氣候相對較乾燥,冷空氣加上低溼度,容易讓皮膚流失水分、皮脂分泌下降,導致緊繃、脫屑、敏感、搔癢等情況發生,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皮膚龜裂、紅腫熱痛的現象。這時,如果反覆抓癢、持續刺激肌膚,就有可能會變成濕疹。讓不少網友大嘆困擾,「還沒入冬皮膚就有點換季乾癢了」、「我也是小腿特別乾!晚上一定要擦乳液才能睡覺,但一般的身體乳都只是當下緩解,過沒多久又開始乾癢」。

想要預防冬季濕疹發生,洗澡時最好以溫水搭配溫和、低刺激性的清潔產品,千萬別用熱水;洗澡後也要記得把握「黃金保養7分鐘」,擦上保濕乳液鎖住水分,維持肌膚潤澤感,才能降低不適。如果情況沒有改善,還是要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喔!

No.2 反覆感冒

冷颼颼的東北季風一報到,許多人出現咳嗽、噴嚏、鼻水停不下來的症狀。無論是學校教室或辦公室,只要通風性稍有不注意,便容易讓病毒互相傳染,感冒狀況反覆發生。許多家長每到此時就膽戰心驚,直呼「冬天學校是個大毒窟」、「大的上完課後就病病連發、傳給弟弟妹妹,病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好了又來,去看病比去菜市場勤」。

除了就診治療外,其實也能從日常食補方面著手,預防感冒發生。南竹風澤中醫診所院長吳多加醫師建議,平常可以多利用蔥白、生薑入菜,強化身體的防護罩;或是以黃耆茶、黃耆紅棗枸杞湯等養生茶飲強化抵抗力,尤其是體質氣血不足的族群更適合。如果已經出現喉嚨乾痛等感冒前兆,也可以飲用由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魚腥草等藥材製成的「防禦茶」,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的效果。

No.3 過敏

冬季是過敏的好發期,典型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眼睛癢、喉嚨乾癢、鼻涕倒流、黑眼圈明顯等,遇上冷空氣時就更容易加重過敏反應。寶山/大業風澤中醫診所聯合指導院長張宇涵醫師建議,冬天外出可以配戴口罩,減少接觸過敏原和冷空氣刺激口鼻的機率;體質寒涼者則要少吃瓜果類、白菜和蘿蔔等寒涼生冷食物,或利用薑調味、平衡。

另外,「夏季三伏貼」和「冬季三九貼」也是常見的中醫減敏治療,以辛溫排痰、疏通經絡的中藥材製成藥丸或藥餅,敷貼在合適的穴位上,可以排除體內陰寒、改善慢性過敏症狀。建議每年夏、冬兩季各貼一次,連續貼滿三年效果最好。不少實際進行過穴位敷貼的網友也分享,「我也曾經深受鼻子過敏之苦,看過西醫沒有太大改善,後來改中醫治療試過三九貼,效果真的很有感,現在比較少過敏了」、「貼過三伏貼,真的好很多!」、「我也是鼻過敏,蠻推中醫的三伏貼和三九貼,個人覺得比益生菌有用」、「不能說完全治好,但真的過敏次數有變比較少,而且也不會到很嚴重、不舒服這樣」。

No.4 情緒低落憂鬱
濕疹、過敏、反覆感冒找上門了?換季時刻拉警報 冬季常見健康狀況TOP 10
示意圖/ChatGPT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冬之際蕭瑟、陰鬱的景象,透過詩聖杜甫的文字精闢傳達,至今仍時常被現代人引用,表達哀愁傷感的情緒。但你可曾經想過,為什麼每到冬天總是感覺悶悶不樂、心情低落呢?

隨著季節轉換而出現或消失的情緒疾患,稱為「季節性憂鬱」,又因好發於冬天,也被稱作「冬季憂鬱」,通常以持續性情緒低落、疲倦、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食慾改變和嗜睡等形式表現。成因目前在醫學上被認定與秋冬日照時間減少有關,缺乏陽光可能使大腦「下視丘」無法正常運作,影響褪黑激素變化、血清素水平和生理時鐘調節,進而導致憂鬱發生。

想趕走鬱鬱寡歡的煩悶情緒,可以試著培養運動習慣、適度曬太陽、養成規律睡眠,並增加社交與人互動,這些小舉動都有助於心情穩定。若沒有獲得改善,還是要尋求專業醫療,才能避免惡化、重拾快樂喔!

No.5 呼吸道敏弱

氣溫驟降,冷空氣對呼吸道來說也是一種刺激,容易誘發呼吸道過敏反應。每天起床就咳嗽連連、噴嚏打不停,是許多人的冬天日常;有氣喘、過敏體質的人,呼吸道症狀也更容易在這個季節裡加劇,直呼「咳到懷疑人生」、「半夜常常咳到睡不著,還會有濃痰,超級不舒服」、「整個冬天不是咳嗽就是鼻涕倒流、打噴嚏」。

其中,慢性支氣管炎也是相當常見的病症之一,吳多加醫師指出,近年多見重感冒後引發的支氣管炎,通常久咳為主要症狀,建議大家平時外出可以配戴口罩,避免呼吸道反覆刺激,日常也可以多吃冰糖燉水梨、木耳蓮子湯、絲瓜蛤蠣湯,以含有膠質的食材潤肺保養。

No.6 頭暈目眩

冷風一吹來,感覺全身細胞都緊縮了起來!寒風刺骨的天氣裡,可別小看保暖的重要性,因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運行阻力加大,所以特別容易出現眩暈狀況,尤其是銀髮族以及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因血壓不穩定引起頭暈。若是急性發作,甚至有高機率是中風前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尋求醫學治療之外,搭配良好的日常生活中習慣也很重要,像是注意頭頸部保暖、飲食均衡清淡、多喝水、適當運動,都能達到預防效果。另外,適度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環境也是改善方法之一。高齡長輩和血壓不穩定的族群則要注意,站立時將動作放緩,慢慢起身,避免突然改變姿勢。

No.7 手腳冰冷
濕疹、過敏、反覆感冒找上門了?換季時刻拉警報 冬季常見健康狀況TOP 10
示意圖/ChatGPT

手腳冰冷是許多女性冬天時的困擾之一,直言「會冷到睡不著」、「寒流來的時候一定要穿厚襪子睡覺」、「睡前一定要先泡腳,不然腳冰到連穿襪子也沒用,根本沒辦法睡」。以西醫角度而言,是末梢循環不佳所導致;以中醫角度則認為是陽氣不足、體內熱氣不通的問題。

張宇涵醫師分享,陽氣不足者可用羊肉爐、燒酒雞 、薑母鴨等鍋物進補; 體內熱氣不通的人,反而要小心「補太多」出現長痘、火氣更旺的情況。建議使用蔥綠入菜,或選用疏肝理氣的玫瑰茶調理,若擔心腸胃敏感引起腹瀉問題,可以適量加入紅棗、洛神花平衡,另外也要記得選擇有明確標示和檢驗標章的茶飲品牌,才能喝得更安心有保障呦!

No.8 血糖不穩定

對於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懷孕等需要控制血糖的族群,每到冬季時刻總是如臨大敵,因為寒冷天氣容易刺激身體代謝率以維持體溫,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性,進而導致血糖的波動大。此外,冬季待在室內的時間增加,活動量減少,再加上大啖火鍋、薑母鴨、麻油雞,攝取眾多高熱量、高糖分食物,也都會破壞血糖平衡,需要格外留心。

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是穩定血糖的不二法門,PTT網友根據自身經驗分享,實施168斷食原則,「略過早餐的時段,把握11點~19點間進食,回家後只喝水,所有有熱量的東西都不再碰」,並且減少攝取精製碳水、多吃蛋白質,搭配跳繩,成功讓血糖降回正常範圍,身形也因此得到改善。如果穩定血糖有困難,除了西醫治療外,中醫治療也是一種選擇,以提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No.9 痠痛扭傷

天氣冷就不想動,整天窩在沙發上當馬鈴薯的人注意了!當氣溫降低,會導致血管收縮、循環變差,肌肉也跟著緊繃了起來,容易感到痠痛。身體變得更加僵硬、延展度下降,活動時自然會更加受到限制,受傷機率也增加,就連伸懶腰、做家事都有可能造成扭傷。曾在冬天有肌肉拉傷經驗的網友,更是痛到直呼「走路如刀割」。

不少人會在拉傷後按摩傷處,試圖緩解疼痛,但這樣的做法其實大錯特錯,不僅越按越痛,還可能加重傷勢!正確的應對方法包含幾項重點,首先暫停所有運動;24小時內進行冰敷,減緩發炎症狀;使用彈性繃帶加壓,並將受傷部位抬高至超過心臟的高度,減少腫脹發生;最後要記得避免按摩、推拿,以免患處再次受到刺激。若疼痛持續或頻繁扭傷,還是要盡快就醫檢查喔!

No.10 消化系統問題

氣溫轉涼正是適合跟親朋好友聚在一塊吃鍋的時候,街上的麻辣鍋、羊肉爐、薑母鴨店家也總是大排長龍、一位難求。雖然大口喝熱湯幸福又暖胃,但大量吃進這些油膩、辛辣又刺激的食物,可是會讓腸胃不堪負荷,引發一連串消化系統問題!

過量飲食會讓脾胃負擔過重、消化不良,造成食慾不振和腹脹;偏愛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也容易導致胃酸分泌失調,形成胃食道逆流;加上現代人時常三餐不定時或吃飯速度過快,腹痛、打嗝、脹氣等情況更是司空見慣,「每吃麻辣鍋必火燒心,但還是很愛吃」、「胃藥就是業務包包裡的必備品」。年末聚餐多,大吃大喝在所難免,但還是要注意細嚼慢嚥、多喝水、多吃原型食物,餐餐控制在7至8分飽,也可以搭配中醫穴位按摩減緩不適;如果出現嚴重腸胃問題,可以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才能有助於腸胃穩定。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11月01日至2024年10月30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腳麻沒什麼?足部8大隱藏健康危機 小心糖尿病、痛風找上你
醫師揭密調理心法!中醫也能調養的十大科別 阿茲海默、減重、痛風都OK
有這些問題就不再年輕了?三高、肥胖、代謝差……盤點中年十大健康困擾
膝蓋卡卡?發出喀喀聲...未必年紀大!醫師曝「退化危機」 3招救膝秘訣
過完年可以不要開工嗎!8大「後春節症候群」找上門 中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親授解套密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