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名家帶來的ㄅㄧㄤˇㄅㄧㄤˇ麵與最新岩礦壺作品
文/攝影 吳德亮
台灣岩礦壺名家林育賢帶來他2025年全新出發的新作品,還帶了內湖某名店知名的肉夾饃與ㄅㄧㄤˇㄅㄧㄤˇ麵,讓我想起2018年受邀赴陝西省會西安市演講,由於正逢我的生日10月10日,主辦單位中國大西部最大茶業公司「涇渭茯茶」,董事長紀曉明特別召集了張總及李經理等一級主管隆重為我慶生,其中還包括當地獨有、象徵長壽的ㄅㄧㄤˇㄅㄧㄤˇ麵,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今日再嚐熟悉的風味,歡喜自不在話下了。
常有茶人質疑台灣岩礦壺過於粗獷或沉重,或多半僅能沖泡重發酵茶品等,無法受到現今女性為主的茶藝人士普遍青睞。第一代開創者之一的鄧丁壽特別以細緻婉約的土坯與技法,再度開創「岩砂壺」作為區隔。但視覺傳達設計系出身的林育賢,卻不甘於將自己陷入岩礦(北部)與岩砂(中部)之間的矛盾情懷,無論造型與坯土質感都明顯朝著「粗中有細」的方向發展,並將岩礦比例與胎壁厚薄反覆試煉,而有流水般飄逸的細緻觸感呈現,沖泡清香茶品也不虞失真。
如同大多數的年輕藝術家,為遷就現實而擠身打工族賺時薪的林育賢,從疫情肆虐的前幾年至今,依然懷抱滿腔熱血投入茶器創作,「衣帶漸寬終不悔」從97公斤瘦到70公斤,以迥異於其他岩礦名家風格的作品脫穎而出。綜觀他的茶器作品,與一般名家壺最大的不同特色,在充滿創意且實用性百分百的造型、粗獷中清晰可見的細膩質感,以及冷暖色彩的交融搭配。
今日所攜來的幾件作品,以造型來說,寬廣的壺口可以輕易置茶而不外露,淺而密合的壺蓋呈現細緻的觸感;斗大的壺鈕可以輕易抓舉而不致燙手;較長且曲線玲瓏有致的壺嘴尖端永遠呈現仰望之姿,淙淙有勁的出水讓人彷彿置身電影的夢幻時空,即便瞬間定格也不會有水滴殘留。林育賢也喜歡在渾圓飽滿的壺身加上玲瓏有致的曲線壺把,看似簡約,卻包含馬鞍、竹節、朝笏等不同意象,而色彩也有明顯多了變化,細膩處且婉約透出奔放的繽紛意象,令人欣喜。
其中有幾件帶有強烈星空意象的作品,讓我想起20世紀點燃超現實主義火種的大畫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透過畫筆把人世間繾綣難斷的七情六慾全都拋擲到閃爍的星空上,不同的是夏卡爾用畫筆釋放療癒傷口的色彩,而林育賢則用烈火燃燒年輕的激情,在金色光點注入的湛藍中逐一覺醒,更為所有封閉的靈魂叩門,讓我忍不住為他的努力與精進大聲喝采。
The post 陶藝名家帶來的ㄅㄧㄤˇㄅㄧㄤˇ麵與最新岩礦壺作品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 記者: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