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投入楠西震災修繕 她開車三百公里助災區
慈濟邀約年輕人投入臺南市楠西區楠西里震後修繕工作,許多年輕人利用假日投入,其中最遠來自基隆的黃若姍,她從2月14日清晨開車到臺南,跟著慈濟修繕團隊,協助場勘文書紀錄、簡易施作,預計投入5天。從台北來的吳政翰2月16日早上2點半搭客運到臺南投入修繕工作,晚上再搭車北上。青年志工們認為親自投入與看別人做是不一樣的,也期許能為臺南受災鄉親付出力量。
來自基隆的黃若姍這幾天跟著桃園慈濟修繕志工,預計在這裡付出5天,前2天的訪視工作讓黃若姍親自聽到受災戶的需求。黃若姍分享,看到很多無奈的狀況,這是平常沒有接觸的角落。「大家都有不知道怎麼辦的心情。」感觸很多的是天災後,政府無法顧及這麼多人,可以看到有民間團體補位政府無暇顧及的未貼單民眾。過程中我可以感覺到民眾心裡的不安,例如沒有人可以幫忙後續處理,房子裂成這樣但是又沒有到黃單,後續不知如何處理。有的民眾不了解可以去哪裡爭取權利或後續處理,看到慈濟親自幫忙這些事情,感受到這對民眾有多重要。
黃若姍表示,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參加修繕工作,做了補牆壁、泥作粉刷。今天我第一次跟著志工完成一家修繕,我們協助把她家裡的裂縫都修好,阿嬤的女兒都有陪伴我們,有感受到她們真心的感謝與感恩的心,懸著的心也放下了。當下很開心,覺得自己真的有幫上忙。
黃若姍在0403地震時就主動到花蓮找服務的機會,當時因為父親是佛教徒,加上知道慈濟是慈善團體,所以就加入慈濟國際青年團隊。山陀兒颱風時還有到新北市金山區協助土石流災戶清掃,這次獲得資訊後就報名參加。因為自營工作,因此明後天可以繼續投入。黃若姍說:這幾天感受到慈濟處處很用心,志工會關心你的吃、住,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到志工的細心,大家從事志工服務還可以被支撐著,慈濟是大家最大的後盾。
黃若姍指出,之前就很喜歡臺南的建築古風、人文歷史,這趟來臺南看到許多平時看不到的事情,平時我們也沒有機會走進去家戶,每戶進去都別有洞天。跟民眾互動是很難得的經驗,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戶居民家裡外還搭3、4個帳篷,因為餘震不斷晚上不敢睡在屋內。
臺南至今仍餘震不斷,部分民眾晚上不敢在家睡覺,在家旁邊搭起帳篷。黃若姍紀錄的江家,多處牆壁有大面積裂痕,雖然主體結構安全,但將近一個月的餘震讓住戶一家晚上不敢進屋睡。慈濟2月16日前來協助將江家的牆壁補上水泥。江先生說:住在帳篷快一個月了,修理完就可以回家睡了。
吳政翰是臺南人,目前在台北工作,2月16日早上2點半從台北搭客運到臺南,在車上睡不到4小時就直接投入修繕。吳政翰大學時就參加過慈濟,地震後動員志工時,因為有事無法到,就一直在找機會付出。吳政翰說:我是臺南在地人,也想為家鄉付出,在我有能力時付出。
吳政翰表示,修繕有需多要專業的,我們就幫忙遞工具、零件,或是搬東西。雖然我們跟著工班在屋內,抵達受災戶家時可以看到住戶眼神的真情流露。吳政翰認為,這跟電視上看到的有差別,那是別人的角度,我親眼看到的是我的角度,看到他們流露出真情的感謝。感恩我們來幫助他們,因為他們很無助,不知道找誰。慈濟已經在這裡很久,但愛心不間斷,這是讓住戶覺得安心的地方。
(撰文:陳誼謙,攝影:鄭春金、鐘耀賢、陳誼謙)
- 記者: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