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北台灣2-2】2026藍營延續執政 新北、桃園、基隆各有挑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距離2026地方選舉雖還有一段時間,然而近幾月國內政治氛圍相當濃厚,從立法院各項爭議修法,再到總預算刪減凍結,以及大罷免議題,充斥政治攻防話題,並牽動各縣市長佈局;政壇人士以新北、基隆和桃園等藍營執政地為例,指出無論是新北市長侯友宜要成功交棒,還是基隆市長謝國樑、桃園市長張善政能順利連任,未來一年內,這些首長是否迅速化解危機、創造有感施政,將是重要關鍵。
侯友宜自連任後,持續展現務實作風,尤其積極推動基北北桃4城合作交流平台,成功串聯產業、交通及社會福利,建構北台灣千萬人口生活圈。然而,新北市的社會安全網卻不時出現破口,例如新北幼兒園藥品使用案、新莊和板橋等地的隨機攻擊事件等,安全議題未能妥善解決,民眾滿意度恐受衝擊。
藍營黨內人士分析,選舉逼近,侯友宜必須證明自己不僅在區域合作上有具體成果,更須向新北市民展現捍衛城市安全的決心,才能成功交棒鞏固「藍營執政」的穩定基礎。所幸的是,財團法人世界城市發展交流協會日前公布最新「六都市長滿意度排行」調查結果,高雄市長陳其邁以71.9%滿意度奪冠,台中市長盧秀燕66.2%及新北市長侯友宜61.0%分居2、3名;侯友宜滿意度回升,重回前段班,被認為將在2026地方選戰中扮演關鍵角色。
基隆部份,謝國樑上任以來,積極響應北部區域合作,參與基北北桃減碳存摺計畫,提升城市環境永續形象,獲得中央與地方肯定,並以扎實的政績成功度過罷免浪潮。一名基隆藍營人士說,今年又有立委大罷免,太多政治事件,恐引發在地民眾不滿情緒,只是若民進黨最後派議長童子瑋、前立委高嘉瑜或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投入下屆基隆市長選舉,仍不可大意。
桃園部分,一名地方藍營組織幹部說,張善政上任後展現積極的治理作風,有「好好先生」形象風格,不僅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平台,更主打產業升級與轉型,力促桃園成為北台灣重要產業引擎。但他認為,台灣最熱門的台積電若未有進駐桃園的好消息,將相當可惜,桃園團隊仍須交出明確亮眼的成績單。
該名組織幹部說, 張善政團隊在未來1年必須加速推動產業轉型,展現更多成果,讓市民有感,才能提升支持度,於明年底選舉突破上一屆的票數。據了解,張善政並未鬆懈,仍持續緊抓市政建設進度,全力穩定執政基礎。
另外,有消息傳出,桃園市府近來在政策宣傳、新聞曝光及基層動員上已逐漸提高力道,積極塑造副市長蘇俊賓的正面形象與施政能力,透過張、蘇兩人合作無間的雙向模式,維持市政順暢運作,對桃園市未來發展有正面助益。
北北基桃4位國民黨市長的執政表現,不僅直接影響各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也關係明年地方大選的勝負關鍵。4市長在交通、環境、產業轉型等方面,各有所長,但施政有待加強部分,也同樣備受綠營關注。未來一年內,這些市長能否迅速化解危機、創造有感施政,將是國民黨能否繼續主導北台灣政壇的重要指標。
照片來源:北市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空污白皮書啟動4階段參與機制 彭啓明:每一步改善都錙銖必較
中午來開匯/談核電廠延役與SMR發展 彭啓明:除法規修正外有多重挑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