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轉移說轉就轉 真有這麼簡單嗎



雲端轉移說轉就轉 真有這麼簡單嗎


公有雲廠商向消費者承諾,在客戶願意的前提下,他們能夠利用市場自由切換到最適合本身工作負載、更低成本、更具優勢的雲端廠商。


編譯/戴偉丞




公有雲廠商向消費者承諾,在客戶願意的前提下,他們能夠利用市場自由切換到最適合本身工作負載、更低成本、更具優勢的雲端廠商。假設所有雲端都相同,那麼雲端間的轉移將易如反掌,但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如同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調查結果所顯示,在實際轉移雲端時存在諸多障礙,包括雲端間的API、協定、服務、技術、功能都存在諸多差異。





雲端轉移說轉就轉 真有這麼簡單嗎
公有雲廠商向消費者承諾,他們能夠利用市場自由切換到最適合本身工作負載、更低成本、更具優勢的雲端廠商。(圖/123RF)



沒有想像中簡單




Omdia首席分析師Roy Illsley表示,工作負載的可移植性,是長期以來企業級用戶的「必殺技」,也就是隨意地轉換到最便宜、最安全、最快的雲端環境中,但是就像在地端環境一樣,總會有些根本性的差異,取決於作業系統、程式語言等不同因素,差異程度範圍甚廣,從非常輕微到幾乎重新編寫程式碼,都有可能。




目前也有諸多用戶在追求所謂雲端原生的解決方案,以Kubernetes作為管理容器,並以其作為核心進行編碼及相關部署。幾乎所有主要雲端廠商均係以Kubernetes作為服務基礎,不過也有像Civo這樣聚焦於小型廠商的工具。所以透過雲端原生、Kubernetes或是Civo就會簡化雲端轉移的障礙嗎?Illsley表示,即便如此,在配置與實務上也會因雲端環境而異,工作負載的可移植性會提高,但就配置上仍需部份調整與變化。




更多新聞:金融資料遭刪 全球首例Google私有雲服務大崩潰




雲端轉移能力仍重要




即便雲端轉移的障礙,短期內似乎無法馬上為市面上的廠商消化,但根據Gartner雲端、邊緣以及AI服務和技術副總裁Sid Nag所言,具備部分雲端轉移能力,對於降低特定廠商的依賴風險是很重要的。除了能夠在重新談判合約時掌握一些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對於可以分散對於單一廠商的投資與依賴。對此,Nag以澳洲退休基金UniSuper前陣子被Google Cloud刪除雲端帳號的事件作為舉例。




藉應用程式享「倒吃甘蔗甜」




Nag表示,為了達到簡化可移植性能夠建立應用程式,但這就表示要在應用程式的前期發展,會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規劃程式架構,也還需要在程式編碼以及特定服務上特別留意。如此一來,便可能達到所謂好的產品開發與實踐。




Nag指出,在網路的世界中具有IEEE這樣的標準機構,因此當Cisco或是Juniper Networks等廠商建立網路交換器等產品時,必須符合該機構所制定的標準;但雲端世界卻無是類標準,因此應用程式正常運作的責任,某程度上也回到客戶本身。但是Nag也補充道,Kubernetes理論上是一個標準,因為每個廠商幾乎都是以其為基礎,作為建構自身服務,但主要問題仍就存在於各廠商的不同細節當中。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雲端轉移說轉就轉 真有這麼簡單嗎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