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頻創新高、國人瘋買ETF 央行再度示警

台股頻創新高、國人瘋買ETF 央行再度示警
國人瘋買高股息ETF,中央銀行也提出警告,要投資人當心價格風險,主管機關要留意對台股可能產生助漲助跌的風險。(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全球股市仍在美國科技業亮眼績效及AI熱潮持續發酵等利多因素帶動下,屢創新高,台廠供應鏈受惠 AI 題材,股價持續走升,台股也頻創新高,尤其00940掀起全台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熱潮,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一度以「羊群效應」示警,央行近日亦再度發出警告,雖然目前國內ETF在台股占比不高,但未來對股市影響力勢將提高,主管機關要留意對台股可能產生助漲助跌的風險,投資人除著重高配息,可別忽略了價格風險,政府宜加強宣導投資理財知識,提醒投資勿一窩蜂盲從進出股市,以免蒙受虧損。

由於ETF將股價指數證券化,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成分標的10之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讓投資人不需以傳統方式進行一籃子股票的投資,即可獲得相當於一籃子股票的報酬,為近年重要金融創新產品。

也因為ETF讓投資人得以低廉的成本複製指數報酬,近年來廣受投資人青睞,使得ETF市場成長快速,規模日漸龐大。據統計,截至上年底,全球掛牌交易ETF資產總規模達11.5兆美元,主要集中於美國市場8.1兆美元,歐洲市場約1.79兆美元,亞洲市場約1.26兆美元。其中股權類ETF占比超過70%為最大宗,次為固定收益類ETF約為18%。

不過,央行也示警,雖然年年ETF廣受投資人喜好,但對金融市場仍帶來一些風險,恐造成市場波動加劇,並有5大主要風險,包括)系統性風險、助漲助跌風險、集中度風險、折溢價風險及追蹤誤差風險,當市場過度樂觀或不確定性增加時,部分投資者可能會模仿其他投資者的行為,形成「羊群效應」,例如民眾爭相申購、贖回股票型 ETF,投信隨之調整大量成分股,特別是當多檔ETF同時追蹤特定個股時,短期內可能稀釋個股基本面的影響力,增加基本面以外的短期股價波動,使其成分股價格的波動性更加提升。

不僅如此,ETF追蹤標的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公司時,這可能導致成分股間具有較高的聯動性,使得成分股股價間彼此的波動更趨一致,而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及需求所決定,可能不同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的情形,加上ETF報酬率與標的指數報酬率的差異程度,可能原因包括基金支付費用、基金資產與指數成分股的差異、計價貨幣及交易貨幣間的匯率差價、ETF 成分股配股配息、基金經理人所使用的追蹤工具及複製策略等,造成ETF的資產淨值與股價指數間存在差異。

央行表示,全球股市在美國科技股帶動下持續走揚,加上市場預期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方向轉趨寬鬆,各國股市紛創新高,台股也一樣,雖然今年以來外資買超台股金額不大,並在3月至4月間相對高點時逢高獲利了結,將資金匯出,但這期間台股ETF熱賣,在內資散戶及投信撐盤下,股價漲幅傲視全球。

今年以來,國人積極進場投資台股7,尤其3月起踴躍參與高股息 ETF 募集,帶動融資餘額顯著增加,並推升台股不斷創新高,國內投信法人持續買超台股,亦為推升台股的主要力量,尤其在全球股市走揚、科技業受惠AI議題、國內高股息ETF熱銷等利多因素帶動下,台股今年以來至6月7日漲幅達21.9%,僅次於美國費半的26.6%。

近年國內ETF快速成長,2018年底規模僅7446億元(國內股票型ETF為 1071億元),至今年4月底已達 4.78兆元(國內股票型ETF為1.92兆元),整體ETF規模過去5年間成長逾5倍,其中,國內股票型ETF成長更高達1688%,遠超過台股同期間市值成長率 120%。


台股頻創新高、國人瘋買ETF 央行再度示警
台股ETF規模與市值占比。(圖/央行提供)

隨ETF規模快速增長,其占台股市值比重亦逐漸上升,2018年底國內股票型ETF鎮規模僅占台股市值0.33%,至今年4月底提高至2.71%。去年初以來至今年4月國內股票型ETF日平均成交值約93億元,僅占台股總成交值約2.43%。其中,去年成交比重約2.14%,今年1月至4月升至3.09%。

以定期定額交易戶數排行觀之,前10名 ETF均為股票型,其中高股息ETF占5檔,且交易戶數遠高於股票交易戶數。ETF定期定額交易熱絡,亦帶動國內股票型ETF日平均成交金額逐步走高,至今年3月底為231億元,創歷史新高,顯見國人熱中投資ETF產品。

由於高股息 ETF 熱銷引發市場關注,金管會也在今年 2月底就ETF產品結構、資訊揭露、流動性3面向提出6項強化監理措施,以滿足投資人投資需求及保障投資人權益。


台股頻創新高、國人瘋買ETF 央行再度示警
國內股票型 ETF 成交值及比重。(圖/央行提供)

" />

國內股票型 ETF 成交值及比重。(圖/央行提供)

央行表示,目前國內ETF在台股占比雖不高,但其規模及參與投資者快速增長,未來對股市影響力勢將提高,主管機關宜密切關注ETF發展與變化,留意對台股可能產生助漲助跌的風險。同時,國人投資高股息ETF大多僅著重在高配息,卻忽略了價格風險,政府宜加強宣導投資理財知識,提醒民眾勿一窩蜂盲從進出股市,以免蒙受虧損。



相關新聞


巷仔內/新青安碰不得 央行打炒房恐雷聲大雨點小


快訊/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 並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為何升準不升息?央行總裁稱不能太多Surprise 且這次要對付房市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