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鼻塞靠「洗鼻子」緩解?醫揭「正確使用步驟」 搞錯小心適得其反!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冬天容易誘發上呼吸道問題,再加上春季即將來臨,花粉四處飛揚,過敏性鼻炎也可能找上門。空氣中的花粉、灰塵和細菌,會引發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就有民眾想用「洗鼻器」緩解鼻腔的不適。洗鼻器究竟怎麼用?有什麼注意事項?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一一解答。



洪偉誠醫師說明,洗鼻器利用手動擠壓或電動的方式,將生理食鹽水送入鼻腔,再由另一側鼻孔或口排出。雖然鼻孔看起來很小,但其實鼻腔內的空間相當大,太多鼻涕卡在鼻腔內會讓人感到不適,水流的灌注則能夠幫助清潔鼻腔內的鼻涕和致病原,恢復鼻腔過濾雜質與有害物質的功能,有助於緩解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洗鼻時不要說話免嗆水 一天洗1至2次即可



洪偉誠醫師提醒民眾,在家中使用洗鼻器時,要遵循正確的用法:



  • 準備專用的洗鼻鹽或生理食鹽水,將洗鼻鹽溶解在水溫30至35度的蒸餾水或過濾水中。

  • 將頭部、軀幹前傾,將洗鼻器的出水口對準鼻孔,維持姿勢避免溶液流至中耳腔。

  • 輕壓洗鼻器,讓鹽水從一側鼻孔流入,通過鼻腔再由另一側鼻孔流出。這時不要說話或吸氣,嘴巴張開保持吐氣以避免嗆水。清洗完後輕擤鼻子,換另一邊鼻孔再依照以上步驟操作。


  • ▲洪偉誠醫師指出,使用洗鼻器要依照正確的步驟,以免反而帶來負面影響。



    洪偉誠醫師強調,鼻腔黏膜本身就會正常分泌黏液,過度洗鼻可能造成鼻腔乾燥或刺激,建議一天洗1至2次就好。耳朵和鼻腔是相通的,如果沖洗時水不慎進入中耳腔,耳咽管通常能在一天內將水自然排除或吸收。但若持續2至3天仍感到耳朵悶痛,可能是耳咽管出現問題,建議及時就醫檢查。醫師也提醒,有中耳感染情形,包括急性、慢性中耳炎,或近期曾進行耳朵或鼻子的手術,須先諮詢醫師再使用。



    患流感可以洗鼻子嗎?醫:僅能緩解不適症狀 建議仍需就醫



    洪偉誠醫師指出,只要正確使用洗鼻器,就不會對鼻腔造成傷害,關鍵在於食鹽水的濃度和水溫。民眾若要自行配置生理食鹽水,在500cc的溫水加入4.5克的無碘鹽沖泡即可,不要使用含有碘的鹽,以免對鼻腔造成刺激。另外,自來水可能含有微生物,有感染風險,因此沖泡食鹽水時,還是建議使用蒸餾水、煮沸過的水、過濾水等乾淨水源,也切勿使用茶水、眼鏡用生理食鹽水等。



    近期流感問題引發熱議,那患流感可以洗鼻子嗎?醫師指出,洗鼻子以物理方式沖洗鼻腔,一般建議慢性鼻炎、鼻竇炎或頭頸癌患者使用,流感患者雖也可以使用,但僅能幫助緩解不適症狀、無法縮短病程,還是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此外,洗鼻器的使用並沒有年齡限制,加上現今過敏兒多,家長也可以教導學齡後的兒童洗鼻子,惟嬰兒情況較不可控,則不建議使用。



    洗鼻器屬醫療器材 食藥署籲「三步驟」安心用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李國驪科長提醒,洗鼻器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民眾在選購洗鼻器時,應依照「醫材安心三步驟」:




    • 一認:認識洗鼻器是醫療器材;

    • 二看:購買時要留意外盒有無標示醫療器材許可字號;

    • 三會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以正確的方式使用洗鼻器。



    李國驪科長也指出,如民眾有需要,可以到食藥署網站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相關產品的資料(連結: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首頁https://www.fda.gov.tw>醫療器材>資訊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


    【延伸閱讀】

    你又哈啾哈啾了嗎? 教你「4方法」剷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

    過敏性鼻炎大爆發!空污與溫差成主因 醫師教「這樣」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