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不一定是腸胃炎,當心是腸躁症找上門!腸躁症的診斷與治療

現代人身處於工作和生活壓力之中,時常感覺到腸胃不適,一開始可能會以為是腸胃炎,但若伴隨長時間腹痛以及排便習慣改變,可能要當心是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找上門。


腸胃不適不一定是腸胃炎,當心是腸躁症找上門!腸躁症的診斷與治療

什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是臨床上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特徵是慢性腹痛及排便習慣改變,也可能伴隨著脹氣、便秘、腹瀉、感覺解便不完全等症狀。目前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腸道蠕動異常、腸道過度敏感相關,然而心理因素、壓力、飲食、感染後腸道功能改變也會交互影響。腸躁症的治療以非藥物為主,如提供心理支持、飲食生活調整、放鬆療法等;藥物則是用來緩解複合式症狀,作為輔助治療。

腸躁症的診斷標準:

反覆腹痛及腹脹至少六個月,過去三個月內平均每週出現一次腹痛,並合併有下列症狀至少兩項:(1) 排便後腹痛獲得改善;(2) 排便頻率改變,如便秘(每週大於三次);(3) 糞便的型態改變,如硬塊、稀軟便或水便。再根據不同排便型態細分成以下4種類型:(a)便秘型 (b)腹瀉型 (c)混合型 (d)未分類型。

腸躁症非藥物治療

控制腸躁症的第一步可以從改變生活型態開始,包含:適度運動、規律作息,盡量減少環境壓力;飲食方面,基本的三餐定時定量並減少攝取易產氣食物(如高油脂炸物、碳酸飲料、豆製品),增加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和補充水分以改善便秘。也可以嘗試採取低腹敏(low-FODMAP)飲食策略,避免攝取不好消化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如小麥、豆類加工食品等),多食用糙米、葉菜類(高麗菜、菠菜)、新鮮蛋肉品、水果(奇異果、柑橘)、不含乳糖的乳製品,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對於腸躁症患者的腹脹腹痛及糞便黏稠度都有正向幫助。

腸躁症的藥物治療

對於症狀持續且嚴重影響到生活的患者,則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目的是減緩症狀惡化,因此須根據症狀選擇藥品,以下針對不同症狀介紹相關藥品:

■腹痛/腹脹

解痙攣藥物(Antispasmodic agents):作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作用在腸道平滑肌防止肌肉過度收縮,如本院的Mebeverine(腹達寧錠100毫克)、Pinaverium(得舒特膜衣錠100毫克),另外一種是藉由抗膽鹼特性來降低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如本院的Hyoscine Butylbromide(補斯可伴糖衣錠10毫克)、Hyoscyamine(薪保賜康錠0.125毫克);此外Otilonium(腸必寧錠40毫克)則是透過阻斷腸道平滑肌上的鈣離子通道達到緩解腸道過度蠕動的效果。這類藥品需注意可能會有口乾、尿液滯留、視力模糊、便秘等副作用,因此不適用在便秘型的腸躁症患者,若本身為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也需先告知醫師以評估是否適合使用。

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此類藥物目前並未取得腸胃道相關適應症,主要透過改變中樞對臟器的痛覺反應改善相關症狀,其中又以三環抗憂鬱劑(TCA)的研究最多,低劑量TCA適用於腹瀉型腸躁症,可以抑制腸道平滑肌收縮、調節腸道蠕動,如本院的Imipramine(靜安膜衣錠10毫克),常見副作用如口乾、便秘、嗜睡等;另外也有部分研究指出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可以改善腸躁症患者生活品質、腹痛症狀,比較適用於合併有精神疾患的腸躁症患者。


腸胃不適不一定是腸胃炎,當心是腸躁症找上門!腸躁症的診斷與治療

腸躁症病因複雜,許多人深受其擾,臨床上建議首先改變生活習慣配合飲食調整,若影響到生活品質再進一步評估使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雙管齊下。

■便秘

膨脹型瀉劑(Bulk forming laxatives):經由吸收水分後膨脹以促進排便,如本院的Psyllium Husk(康纖散劑),須搭配足夠水份服用,有胃腸道阻塞、腸道潰瘍、狹窄或粘黏或限制水份者應避免使用。

滲透型緩瀉劑(Osmotic laxatives):可增加大腸內水分及電解質,提高腸道蠕動頻率,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本院品項為Forlax(腹樂疏口服懸液用粉劑),此藥品作用緩慢,應泡水服用,適合短期便秘患者,相對其他滲透型緩瀉劑安全性高,另外Lactulose(樂多糖漿)也是一個選擇,但要注意脹氣副作用。

刺激性瀉劑(Irritating laxatives):此類藥物直接作用於結腸,促進蠕動幫助排便,本院常見的有Sennoside(便通樂膜衣錠)、Bisacodyl(樂可舒腸溶膜衣錠5毫克),注意腸溶錠劑型必須整粒吞服,不可剝半或嚼碎。此類藥物建議晚上服用,可在隔日早上產生排便效果,但須留意腸絞痛或是急便等副作用,對於難治型便祕患者也是一個選擇,另外也不建議長期使用此類藥物,以免造成習慣性便秘。

■腹瀉

止瀉劑(Antidiarrheals):本院的Loperamide(依莫瀉膠囊2毫克)可以降低腸道蠕動,延長食物停留時間,改善急性腹瀉或水便,酒精會加強此藥造成之頭暈,服藥期間勿飲酒。吸附型止瀉藥如本院的Smecta(舒腹達口服懸液用粉劑)及Pecolin(高克痢懸乳液),因此類藥品會干擾其他藥品吸收與排除,建議隔開至少2個小時服用。

膽酸結合劑(Bile acid sequestrants):膽酸吸收不良會影響結腸蠕動,引發腹瀉,使用止瀉劑無效的病人可嘗試,例如本院的Cholestyramine(可利舒散),此藥品需溶於冷開水或果汁於餐前服用,注意須和其他藥品間隔2小時以上,以避免因吸附降低藥效。

結語

腸躁症病因複雜,許多人深受其擾,臨床上建議首先改變生活習慣配合飲食調整,若影響到生活品質再進一步評估使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雙管齊下;醫病之間也應該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管道,並配合治療方案,藉此改善生活品質。民眾應隨時注意自身的排便狀況是否異常,若症狀持續且無法改善,建議至醫療院所做更進一步的評估,守護腸道健康一點都不難。



【延伸閱讀】



14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揪4大症狀!賴睿昕中醫師:3招調理思覺失調症



昏昏欲睡,竟是早餐吃錯蛋白質?趙函穎營養師揭:蛋白質攝取3大NG行為



女性容易失眠,恐甲基化代謝異常!醫師:防代謝異常,小心5大地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943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