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衛福部公布國人最新10大癌症,每4分2秒 1人罹癌,肺癌、大腸癌和乳癌仍占前3名


快訊!!衛福部公布國人最新10大癌症,每4分2秒 1人罹癌,肺癌、大腸癌和乳癌仍占前3名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從報告中得知,罹癌人數增加了,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平均每4分2秒 1人罹癌,其中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女性乳癌則為第三。

癌細胞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的被養大的,因此,從生活中改變一些習慣,把防癌的建議落實在生活中,就可輕鬆拒絕癌細胞,養成一個不致癌的生活型態。

罹癌人數增加了,肺癌發生率最高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111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

部分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的癌別,口腔癌為59歲、子宮體癌為56歲、乳癌為57歲、甲狀腺癌為50歲。十大癌症新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子宮體癌,與110年相比,除了(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序位互換、(10)子宮體癌與(11)胰臟癌序位互換(110年胰臟癌第10名),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

男性、女性罹癌變化不多

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5位之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11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11位之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 (110年胃癌第9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第10名、子宮頸癌第11名),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防癌15項建議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AICR)飲食及癌症報告的預防提出9項建議;另外,台北中醫師周宗翰,針對國人發生人數最多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以中醫角度提供6大防癌的建議。

1.保持健康體重

過多的體脂會增加10多種不同癌症的風險,而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內,避免成年後體重增加,目標是維持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4(kg/m2)的範圍之內。

2.促進身體活躍

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不只可以有效防癌,也是很好的紓壓方式,每天45到6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也就是每星期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度,或是75分鐘的劇烈運動。

3.多吃富含全穀物、蔬果及豆類的飲食

每餐食用全穀物、蔬果及豆類食物,至少占2/3,植物性食物的熱量較低,幫助保護體內細胞,免於導致癌症的損害。多攝取高纖的全穀物、蔬菜、水果類食物,顏色鮮豔的蔬果不僅含有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強免疫力。

4.少吃速食類食品

速食含有較高的脂肪、澱粉及醣類加工食品,是造成體重增加,超重及肥胖的原因,以及多種癌症的原因,少吃速食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取,並能保持健康的體重。

5.限制紅肉及加工肉品攝取量

包括牛肉、豬肉及羊肉等。研究證實,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國人常吃的火腿、培根、香腸、熱狗等肉類加工食品,容易產生亞硝胺,為強烈的致癌物質,也是導致胃癌、食道癌的致病原因。

6.少喝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會導致體重增加,並與多種癌症發生有關,每天至少喝水2000 c.c.,並以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

7.限制飲酒的分量

雖然研究顯示,適量飲用紅酒可能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但預防癌症,最好不要飲酒,酒精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第一類致癌物質,限制飲酒量為女性每天1杯,男性每天2杯。

8.勿使用保健食品來預防癌症

建議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不需過度依賴補充多種維生素或特定補充劑,目前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甚至有研究發現,服用特定的補充品,會增加罹癌的風險,例如高劑量β-胡蘿蔔素補充,會增加吸菸菸罹患肺癌的風險。

9.用母乳喂養寶寶

親餵母乳對於母親及嬰兒都有好處,有助於預防母親罹患乳腺癌,以及降低嬰兒未來產生肥胖的問題,建議母親最好能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至2歲。

罹癌者應遵循建議

正確的飲食、營養、運動及健康的體位,有助於降低癌症再發的機率,不吸菸及適當日曬,對於降低癌症風險也很重要。另外,遵循以上建議,可能會減少鹽、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也有助於預防其他疾病。

10.清腸排便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多疾病往往是吃出來的,大腸直腸是食物在人體的最後一站,經過脫水的食物殘渣後,就形成糞便;然而,糞便裡頭有許多毒素,甚至是致癌物,當糞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越長,毒素越是容易堆積,就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尤其是國人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3名的大腸直腸癌。

中醫養生首重清腸、排便,建議少吃纖維質低的紅肉,多吃全穀、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就能幫助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毒素就不容易堆積於體內,也不容易產生癌症。

11.每天早睡早起

中醫認為:「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人體睡眠狀態時,陽入陰,陰陽才會調和,達到穩定內分泌,幫助組織自然修復。若是熬夜晚睡、睡眠不足,則會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不平衡,導致抵抗力變差、免疫功能下降,更會大幅提高罹癌的風險。

肝癌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2名,一旦長期熬夜,就容易造成陰陽失衡,影響肝臟的排毒功能,本身肝臟有問題的患者,會加重肝功能的惡化,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想要睡眠充足,應養成規律的早睡、早起的睡眠好習慣,白天午睡不可超過30分鐘,睡前4小時避免喝茶、喝咖啡及劇烈運動,有失眠問題勿濫用安眠藥,應找出原因治療,也可以調整體質幫助入眠。

12.保持心情開朗

中醫認為:「情志不暢」。癌症正是內傷的累積,負面情緒影響身體荷爾蒙的穩定,不論是極端壓力或是憂鬱,都會降低內分泌及自律神經系統,進而削弱免疫功能。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所謂「肝氣鬱結」,心情鬱卒、情緒起伏過大,也會影響肝經與胃經,中醫認為:「乳症多主肝胃心脾,以乳頭屬肝經,乳房屬胃經」。

心情開朗、保持樂觀的心態,可以穩定荷爾蒙的分泌,增強免疫功能、幫助細胞自癒;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則能疏通經絡、暢通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血氣運行促進臟腑功能排毒能力,癌細胞就會自然凋亡、不容易在體內生長。

13.拒絕菸酒、檳榔

口腔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死亡率第5名,有吸菸、酒、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大幅增加123倍。

中醫認為,菸是有毒物質,長期吸菸會導致陰陽失衡、氣血逆亂,傷害全身上下的器官;西方研究也發現,菸草內的焦油為致癌物質,容易引起肺癌、口腔癌、膀胱癌、胃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腎臟癌、胰臟癌、子宮頸癌頸癌、血癌等多種癌症。

而酒、檳榔雖具藥性,但不當使用的話,會增加罹癌的發生。飲酒過量會導致體內濕熱發炎、痰瘀阻絡,影響氣血運行;檳榔是藥也是毒,具有有強大的殺菌效果,傳統用來治療腸道寄生蟲,但研究已發現是致癌物質,目前已不再使用。

14.勤動補氣血

攝護腺癌是國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國人癌症生亡率第6名。中醫認為,攝護腺癌與老年虛衰、氣血不足有關,在中醫觀點,運動可補氣,增加肢體活動配合呼氣,不只可以促進氣血循環,也能幫助疏泄肝氣,提升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

15.外出戴口罩

生活中的毒素無所不在,尤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不再乾淨,工業社會發達的今日,空氣污染日益嚴重。近年廣泛被討論的空汙指標PM2.5,在許多國內外研究都發現,與多種癌症發生有關連。

尤其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1名的肺癌,就與PM2.5直接相關,建議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平時在家中可擺放淨化空氣的植物,以及使用空氣清淨機,改善空氣品質。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5種抗氧化食物」防癌、護心血管,還愈吃愈年輕! 巧克力上榜
.大蒜、洋蔥炒綠花椰菜,質化素滿滿又能防癌,但花椰菜的1部位很營養不要丟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