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結石又復發了嗎?揪出4大好發風險!醫:「這樣做」預防、避免併發症

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較高。根據台灣本土化的資料,目前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將近10%。腎臟結石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但容易引起反覆的血尿。而輸尿管結石則通常伴隨劇烈疼痛,隨著結石的排出,疼痛的位置可能會逐漸下降。


泌尿道結石又復發了嗎?揪出4大好發風險!醫:「這樣做」預防、避免併發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說,產生泌尿道結石的原因很多種,最主要與飲水習慣息息相關。水分攝取不足會濃縮尿液,增加結石形成的機會。此外,飲食習慣、家族遺傳、反覆感染以及副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因素,也可能促使結石的形成。

泌尿道結石的4大好發風險

飲水不足:日常飲水量不足是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飲食習慣:高鹽、高蛋白質的攝取會增加風險。

家族遺傳:若家族中有結石病史,罹患的可能性更高。

其他疾病:例如尿路感染或副甲狀腺疾病,也可能導致結石形成。


泌尿道結石又復發了嗎?揪出4大好發風險!醫:「這樣做」預防、避免併發症

日常飲水量不足是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泌尿道結石的治療方法

目前結石的治療方式多樣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以下是常見的治療選項:

保守藥物治療:針對體積較小的結石,使用止痛藥合併輸尿管擴張藥物,有助於促進結石自然排出。

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對於體積較大的結石,可在門診進行震波碎石術,將結石擊碎後再輔以藥物排石,提升治療成功率。

手術治療:若結石造成嚴重疼痛或反覆發作,住院手術還是較為理想的選擇。目前包括以下兩種主要手術方式:

1.硬式輸尿管鏡:適用於下段輸尿管結石,屬於健保給付範圍。

2.軟式輸尿管鏡:適用於整段輸尿管或腎臟內的結石,此種鏡子的尾端具備285度的彎曲能力,能夠處理泌尿道各處結石,並且搭配具有吸力的導引鞘,可大幅提升手術效率與安全性。雖需自費,但減少了多次手術的需求,且使用後的器材即刻丟棄,降低感染風險。

張德撝醫師表示,泌尿道結石雖然常見,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及早診治也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本院專業泌尿科團隊擁有先進的設備與豐富經驗,無論是門診震波治療還是軟式輸尿管鏡手術,都能提供個人化的最佳治療方案,守護您的健康,遠離結石困擾。



【延伸閱讀】



泌尿道感染與泌尿道結石如難兄難弟!醫師揭:治療結石的關鍵數字



防泌尿道感染天天吃蔓越莓乾,竟血糖狂飆、體重失控?醫師:凶手是「這個」



頻繁性行為、愛穿牛仔褲,泌尿道感染風險高?醫師一次破解泌尿道感染5大迷思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