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共評估軍演採圍台模式 回應強風險低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共軍隨即自23日展開連兩天環台軍演,香港媒體引述分析指出,中共主要藉此「表達不滿,但不希望升高態勢」而且無意全面進犯,因北京也不願賠上高昂代價。

香港南華早報23日報導,北京實施環台封鎖圍堵的軍演而非武力犯台,基於予以較強回應較低風險的考量,共軍操演的主要項目包括,海空戰備、取得戰場控制權、精準打擊和艦艇與軍機的繞台。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低,但藉由這次軍演可知,中共對台致力於圍困而非直接出兵,並自忖圍台不致使北京賠上高昂代價,又不致使台灣淪為焦土。

分析人士還說,諸如封鎖圍堵等強度弱於爆發戰爭的軍事行動,可降低華府遵照1979年生效的「台灣關係法」(TRA)規範而介入的可能,並有助於北京掌控局勢。

前中華民國海軍新江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指出,由共軍宣布演習的地點和範圍推斷,目的還是圍台非全面進犯,而軍演僅兩天意在凸顯,一旦有事美日來不及干預。

分析共軍圍台演習的範圍,呂禮詩說明各自的針對性表示,封鎖北部海域顯然就是威嚇台灣的政經中心雙北,以及部署在雙北的軍事據點。

他說,至於圍堵東部海域則是對準花蓮佳山和台東建安計畫的作戰儲備,而共軍在台灣南部海域的出沒則是矛頭指向左營軍港。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台灣政策倡議(Taiwan Policy Initiative)主任郭泓均表示,雖然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低,但顯然共軍軍演早已於賴清德就職前規劃,目的在於表達不滿但不希望升高態勢。

他說,雖然圍堵也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和代價,並「阻絕」兩岸之間的轉口貿易,但仍好過升高至全面進犯,何況台灣因華府援助而戰力日益提升,將增加共軍受創的可能。

郭泓均指出,即使過去20年解放軍致力於現代化,但長驅直入犯台還是高風險,畢竟台灣戰力益增,並且貿然進犯將增加美國干預的可能,反之封鎖圍堵可說是使美台更難以因應的軍事行動,更受北京青睞。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海軍事務專家許瑞麟回應郭泓均的觀點並說,中共對台的各種選項中,爆發全面戰爭是「最划不來的」。

他說,關鍵在於北京是否打算發動速戰速決的武力犯台而制台,最佳情況就是美國還來不急反應並採取行動前,但圍堵策略的選項可使北京不致陷入,血流成河的對台作戰。

許瑞麟另指出,封鎖圍堵可能使台灣短期之內就屈服,所以對北京而言這是有可能奏效的奪台之道,但並非毫無風險,若中國難以壓制及瓦解台灣的海空軍戰力,執行封鎖圍堵的共軍部隊會遭遇反制和重創。

他說,假使共軍無法瓦解所屬戰區範圍內的台灣三軍,一旦向來與美國協同一致的台灣展開有效的反封鎖,導致衝突加劇,如此局勢將演變成絕非只是虛張聲勢的圍堵而已。

共軍這回展開為期兩天代號「聯合利劍-2024A」軍演前,賴總統520發表就職演說指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呼籲任何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

此外,2022年8月因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以及去年4月前總統蔡英文訪美在加州會晤前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後,共軍也曾發動環台軍演,甚至發射飛彈穿越台灣上空。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