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中國槓美國為面子 蕭瑞民:川普要打造新全球供應鏈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立刻給全世界下馬威,他宣布調高關稅,並列出10大國家名單,台灣以「獨立國家」名義被課徵32%,在亞洲排名於柬埔寨、寮國、越南、斯里蘭卡、泰國、中國之後,全球股市由華爾街帶頭應聲傾倒;川普緊踩煞車,暫緩課徵90天,各國則是舉白旗投降、要求協商,唯有中國一夫當關,和美國槓上。



關稅戰/中國槓美國為面子 蕭瑞民:川普要打造新全球供應鏈


圖/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主任蕭瑞民,暢談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戰的用意與目的,並評析台灣的因應之道。(艾瑞克IN新聞攝)


川普關稅最大目的:重組全球供應鏈


艾瑞克IN新聞》專訪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主任蕭瑞民,他指出,各國的反應皆屬正常,當雙邊貿易順差或逆差過大時,再啟談判理所當然,中國之所以敢與美國對抗,因為它是專制極權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權力、權威高於一切,人民的生活與工作,皆可以被犧牲;因此北京選擇意識形態、利用民族主義民粹大旗,一點也不意外。


日前才到美國、加拿大參訪的蕭瑞民說,川普關稅讓美國股市重挫,主要是投資人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但這個不確定不會維持太久,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對於「政策」會不斷的檢討、修正,與獨裁威權政體是不同的,而且2年後美國有「期中選舉」,讓川普必須衡量各方情勢;蕭瑞民認為,「關鍵是,川普要重組全球市場供應鏈的目的,是很確定的了。」


當川普宣布台灣課徵32%的關稅時,國內也是一片哀嚎,隨即跟上其他國家腳步,主動對美釋出善意,包括願意協商、加大對美投資等措施,蕭瑞民認為,美國的舉動,很明顯是要各國遞上「投名狀」,而多數國家也是這麼做,許多親中國家亦拋出橄欖枝,川普的目的達成一半;對台灣,蕭瑞民表示,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亞太和平與安全因素,川普更需要台灣表態站在美國隊這一邊。


失業率問題是川普變革種點,台灣做了對的選擇


川普在競選總統時說得明白:「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包括增加關稅、產業回流、增加就業機會等;蕭瑞民指出,這次他參訪華盛頓州西雅圖,這座有著諸多科技大廠的城市,如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波音(Boeing)、星巴克(Starbucks),以及眾多生物科技公司等,在全美屬於先進、生活水平極高,但是在部分街頭,相較Covid-19疫情前,卻有更多遊民吸食著芬太尼,顯示失業問題還是困擾美國。


「所以,川普現在端出來的經濟政策,目標群體還是中下階層的百姓!」蕭瑞民分析,美國物價依舊持續上揚,但是民眾購物與消費力相當驚人,佔全世界消費市場30%以上,但是關稅對中高階層人民影響較少,連小費文化都翻了好幾翻,高檔飯店、餐廳、停車場,光顧者大有人在。


有人說,台灣要平衡與美國的貿易逆差,「軍購」是最快也是金額最龐大的,不過,蕭瑞民強調,「一般來說,軍購並不計入雙邊貿易」,但是,軍購對提升國家安全、台美關係、區域穩定有極大幫助,這種無形的貿易,美國政府都會點滴在心。


美中關稅戰誰勝出?川普「洗產地」能否奏功?


蕭瑞民說,美國最在意的就是台灣不能落入中國之手,否則台變成中國內海,台積電成為中積電,美國的先進戰機、航母、導彈將全被中國掌握;然而;這次賴政府堅定與美國站隊;蕭瑞民認為,政策與方向大致是正確的。


至於美、中兩國喊到互加關稅超過200%,大家都在看誰贏、誰輸?蕭瑞民指出,中國多數人口生活水平較低,確實有其耐受性,高關稅對他們影響較小;只是,關稅若到達40%至50%,就已幾乎難以貿易,200%等於不貿易了,所以不太可行,重點是,勞力密集產業很難再回到美國,而川普要重組供應鏈,癥結還對中國「洗產地」。


挺中者也說,中國的儲蓄率高於美國,認為中國勝出;蕭瑞民認為,比較的基準點不同,國家制度與民情都會影響,但美國社會福利制度要優於中國,人民較不擔心短暫失業或退休生活,儲蓄率低也是正常,不會因此而在關稅戰中居於劣勢,最重要的,美國有很強的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等中國最欠缺的優勢。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川普關稅名單劍指親中國家 賴清德與卓榮泰謹慎為之


IN觀點/鼓吹與中國站隊抗美 國民黨為什麼親共反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