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是藝術節》盛大登場 結合六族織藝、裝置藝術與音樂共織花蓮南島文化新篇章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全台唯一以原住民織藝為主題的《2025布是藝術節》,於4月26日至27日在花蓮文創旗艦館登場。活動以「布是生活,是花蓮」為主題,串聯阿美族、布農族、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六大族群,以織布、裝置藝術、音樂、市集與手作體驗,交織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文化樂章。活動一開始由工藝師朱黛老師率領布農族部落青年於台上展演織布工藝,以及青年音樂人腳川大熊(Falah)結合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帶來動人充滿生命力的歌聲以及精湛的樂舞表演,為這場盛宴揭開序幕。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在開幕致詞中感性表示:「布是藝術節,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同時也是一場以「布」為基底,連結部落記憶、生活應用的文化責任。」

馬處長強調:「布,不只是布。它是祖靈的語言,是土地的呼吸,是由一根線牽起的千年記憶。」從部落到城市,從手作到當代創意,工藝師們用這一根根經緯織起的不只是傳統技藝的保存,而是走向生活、走向潮流、走向國際的象徵。他感謝部落各族群的頭目與工藝師們在文化傳承中的堅持與努力,並呼籲大家用掌聲支持原住民文化邁向世界的勇氣。
今年藝術節特別推出三座大型裝置藝術,展現出族群技藝與文化創意。胡秀蘭老師用天然竹片編織《合心》,以竹片編織出象徵族群團結的五道通道;許國華老師與LUMA’80團隊以《midiput tu niyadu’(保護部落)》,以漂流木與織品訴說信仰,傳遞出守護部落的力量;謝郁雯老師則以《織.續》則以流線造型描繪祖靈記憶的延續與文化現代轉譯。
今日也特別邀請到國際級首席大提琴老師陳世霖與金曲歌手Anu阿努同台演出,以族語與自然意象,交織出原鄉的動人旋律,把現場的每個人都帶回了部落的聲音風景。馬處長同時期盼,未來這裡,將成為有夢想、有手藝、有故事的部落年輕人夢想起飛以及最溫暖的舞台。
活動現場還設有「部落風市集」與「織藝DIY」課程,讓人們在一針一線中感受文化的溫度,親身感受原民織藝文化的生命力與韌性。同步展開的《布是織藝展》,展出六大族群的傳統織布器具與作品,從阿美族鮮明圖紋、布農族斜紋技法、撒奇萊雅族苧麻工藝,到太魯閣族家屋繩編、噶瑪蘭族香蕉絲布及賽德克族圖紋與信仰連結,每一件作品都是文化的語言,也是族群的身份印記。
馬處長進一步分享,布是藝術節不僅是六塊布的故事,更是花蓮原住民族群生命力的展現。縣府未來也將持續在藝術、流行及國際間連結,讓原民文化融入生活應用,讓世界看見花蓮的美麗與韌性。同時期待透過這場藝術節,展現花蓮原民文化的自信與驕傲,並期許未來透過花蓮文創旗艦館,讓歌藝、工藝與創業的夢想在此發芽茁壯。儘管面臨許多艱難時刻,縣府仍攜手大家團結同心,更帶著花蓮人堅毅勇敢的精神,以微笑繼續前行,延續文化的生命力。

《2025布是藝術節》活動自4月26日至27日每日16:00至21:00免費開放入場,花蓮縣政府邀請全國民眾,一同走進花蓮文創旗艦館,在文化與生活交織的時空中,感受原民文化的溫度與力量,織夢、傳承、前行。
今日活動有許多貴賓親臨支持,原住民族委員會參事督固撒耘、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科長韓欽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東區分署科長黃嘉輝、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組長謝主羚、立法院傅崐萁委員主任陳仲敏、花蓮縣議會笛布斯.顗賚議員、蔡依靜議員、周駿宥議員、李正文議員、韓林梅議員、林則葹議員、徐子芳議員辦公室主任楊喻涵、程美蓮議員辦公室助理露子吉尤、新城鄉公所專員葛秋夫、花蓮市公所秘書蔡淑香、吉安鄉公所專員陳柏帆、花蓮市民代表陳惠卿、中華電信花蓮營運處總經理林龍江、富爾捷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爾捷、遠雄悅來大飯店協理郭宗旻、多大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營運長辛夷、花蓮縣休閒旅遊協會理事長劉玲玲、新竹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江柏松、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陳義豐、花蓮縣民宿協會總幹事陸子遨、各省一條街主委沈英基及各鄉鎮部落事務組長等貴賓蒞臨。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