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高雄變大了? 高史博特展結合實境解開城市建造密碼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百年內,高雄從臨港市街發展為工業大城,人口從4萬餘人增長至今超過270萬人,已然是南臺灣重要都會區,更躍升國際級宜居城市。各領域的高雄人塑造城市的個性,不同階段的「產業」有效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捲動內需將高雄「變大了」。
1924年12月25日高雄市役所成立,宣告了高雄做為地方自治組織、具備獨立財政的新時代來臨。今(2024)年適逢高雄設市一百周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聯手推出多項活動與展覽,其中自今(6)日至明(2025)年6月16日於高史博推出《誰把高雄變大了?高雄設市百年特展》,精選十九項產業故事,結合「實境解謎」全新參觀體驗,在公勝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財團法人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高雄市麗澤品格實驗教育機構、曾繼輝、鳳邑雙慈殿等藝文支持下,邀請觀眾化身玩家,跨越世紀,解開高雄城市從臨港市街發展為工業大城的建造密碼,同時致敬支撐高雄成長茁壯的重要產業及職人故事。
今(6)日開幕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黃宏森、市議員湯詠瑜、市議員張博洋、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吳文彥局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文環、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中華海員總工會、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基金會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公勝保經公司、高雄市麗澤品格實驗教育機構、瑞儀教育基金會代表出席,在設市百年的節點見證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細數近年與高史博的密切合作,從六龜洪稇源特展合作開始,到今日的高雄設市百年特展,逐步建構地方史網絡,而保存城市和國家的歷史是博物館共同的使命。
文化局局長王文翠提到,今年是高雄設市一百週年,高史博曾經是第二代高雄市役所,四年前打狗更名高雄之際已然開始籌備設市百年的展覽規劃,透過活潑的策展方式與當代連結。「誰」把高雄變大了有兩種涵義,不僅是促進城市發展的產業,更重要的是歷任市長與每位市民的共同努力,藉由特展回顧與致敬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百年歷史。
《高雄設市百年特展》分為「出口貢獻者」、「城市助力者」二大主題,再從三大展區「由小而大的高雄」、「暢旺出口、建設城市的職人」、「形塑城市風景的人們」談述城市發展,結合實境解謎的七道關卡,讓觀眾不只是觀展,也挑戰大腦極限,透過多媒體、今昔照片、實體文物等看見高雄百年發展脈絡及複雜產業體系。高史博希冀透過解謎的趣味方式,觀眾更加認識高雄重要產業及職人故事。
第一展區「由小而大的高雄」,約3分鐘短影片快速認識高雄由小市街蛻變成大都會的過程。第二展區「暢旺出口、建設城市的職人」聚焦外銷產業,從製糖業、鳳梨罐頭、香蕉產業談起,煉瓦業、水泥業、合板業相繼發展,化工業、石化工業、海洋重工業的造船業、航運業、拆船業、臺灣製造的代工業等接踵而至,為高雄注入前進動能,也為臺灣帶來經濟奇蹟。第三展區「形塑城市風景的人們」,將目光轉向提供民生需求的職人,從飲食文化、娛樂消費、旅遊觀光認識引領城市時代風潮的重要角色。
設市百年特展與活動資訊,詳情可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http:// khm.org.tw/)、百年好市(https://kaohsiung100.tw/)官網或Facebook搜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粉絲專頁。
- 記者:王 雯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