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香的人間煙火/付令
付令
在週末的晨曦中,睡夢中的城市尚未完全蘇醒,懷揣著一份對簡單美好的嚮往,我已悄然踏上下樓的階梯,走進樓下那家由七十多歲老太婆經營的小麵館,去品嘗那一碗簡單卻深邃的重慶小麵。這家麵館,仿佛是時間河流中一個溫暖的漩渦,吸引著每一個渴望味蕾慰藉的靈魂,又像是一個光陰的驛站,記錄著歲月的流轉與變遷。
所謂小麵,並非指其分量,而是其質樸無華、返璞歸真的食材搭配——沒有繁複的肉臊,僅以大頭菜粒的清脆、藤藤菜或萵筍葉的鮮嫩,搭配上芝麻、花生碎的馥鬱,與那一抹恰到好處的麻辣交織,便足以喚醒沉睡的味蕾。在這裏,每一碗小麵都是對“味美價廉”最生動的詮釋,訴說著對食材本真的極致追求,深受大眾的喜愛與追捧。
她,那位看似平凡卻身手不凡的老人,總是以一種近乎藝術的姿態,在狹小的空間裏忙碌著,手腳麻利地包著抄手,臉上洋溢著和煦的笑容,仿佛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歲月的沉澱與從容。每當有客人踏入門檻,她總能迅速而準確地判斷出對方的需求,仿佛有著無需言語的默契。我一進門,那句熟悉的“是不是二兩小麵,細麵,少辣椒?”便如約而至,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溫情與關懷。
我也逐漸學會了吃麵的一套“暗語”:加青,是對綠意更深的眷戀;幹溜,是對純粹滋味的追求;重辣,是對生活激情的釋放;提黃,是對軟硬口感細微的挑剔;“韭菜葉”麵與細麵的選擇,則是個人偏好的微妙體現。看似簡單的辭彙,蘊含著人們對食物的獨到見解與尊重。
麵館內,是一幅幅生動的市井圖畫。對面,那對穿著“青山工業”工作服的青年男女,他們的甜蜜與溫馨,如同小麵中的一抹亮色,讓人心生暖意。長髮女生撒嬌,男生寵溺地應允,換麵、挑菜,每一個細節都流露出對彼此的深情與呵護。小小麵館成了他們秀恩愛的舞臺,不一會兒就喂了我一大把“狗糧”。右前方,那位穿著“紅宇精工”制服、正埋頭苦吃的小夥子,他的專注與滿足,是對生活最真實的寫照。而我身後,母女倆的歡聲笑語,讓幹餾麵更加溫馨可口,仿佛每一口都承載著親情的甜蜜與幸福。
走出麵館,不遠處,另一家“板凳麵”同樣熱鬧非凡。一排排塑膠高板凳沿街而設,麵碗錯落有致,食客們坐在矮板凳上,不顧形象地享受著這份來自味蕾的狂歡。在這裏,身份與地位被徹底拋諸腦後,只剩下對麵條最純粹的熱愛與尊重。塑膠袋套碗,是對環保的踐行,讓這份簡單的美食更加接地氣,更加深入人心。
一碗小麵,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生活態度。無論是忙碌的工人,還是悠閒的市民,無論是年輕的情侶,還是溫馨的家庭,都為這一碗小麵而聚集,他們或閒聊家常,或分享趣事,或默默品味,享受著這份簡單而純粹的快樂。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息與人文關懷,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充滿了溫情與希望,讓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在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小確幸。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