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 花蓮慈院醫師蔡榮坤獲國家新創獎

全球首位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 花蓮慈院醫師蔡榮坤獲國家新創獎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以「長效型GP-01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為視神經受損以及有失明風險的患者,帶來重獲視力與光明的機會。



全球首位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 花蓮慈院醫師蔡榮坤獲國家新創獎
▲花蓮慈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中)率研究團隊,成功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圖/花蓮慈院提供)


投入視神經修復治療研究超過20年的蔡榮坤,是目前全世界最早使用這項治療法的眼科醫師,他表示,視神經是人體極為精密的系統,透過眼睛的角膜、水晶體、玻璃體到視網膜,視網膜再將接收到的信息透過視神經傳達到大腦,經過進一步的處理,成為智慧的來源。但哺乳動物的視神經無法再生與修復,如何保護、修復視神經,一直是眼科醫師和科學家嘗試解決的問題。


蔡榮坤在治療病人過程中,發現因青光眼、視神經炎、外傷、缺血性視神經疾病等失去視力,是許多眼科醫師無能為力的困境。於是他決定啟動轉譯醫學,把臨床問題帶到實驗室,由他籌組研究團隊,設法治療改善,因應病人需求。



全球首位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 花蓮慈院醫師蔡榮坤獲國家新創獎
▲花蓮慈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榮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圖/花蓮慈院提供)


除了在動物實驗建立標準化的視神經受傷模式,蔡榮坤在2007年看到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使用藥物G-CSF治療腦中風動物模式的效果。G-CSF的作用是將骨髓裡的幹細胞和白血球釋放出來,利用身體原有的運輸系統而讓幹細胞可以到達腦部受傷的地方做修復。他靈機一動,心想視神經也是中樞神經,而且全世界還沒有人使用這種藥物和方式治療,他應該可以嘗試用動物實驗來應證。


期間,有高雄病人因視神經受傷,輾轉找到蔡榮坤,自願申請「症狀外療法」先行治療,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使用這種藥物於外傷型視神經損傷的病人,經施打藥物一星期後,視力有進步,應證這種藥物安全且有效。


之後,蔡榮坤與副研究員温耀增博士、林衡道博士在眼科研究中心開始人體試驗,12位參與者經注射治療後,8人視力達到70% ,甚至有位女性視力從0.1恢複到0.8,讓團隊士氣大振。


蔡榮坤在北美神經眼科醫學會發表這項療法及成果時,獲得許多醫師徵詢,雖然治療方式很簡單,但實驗和發現過程卻超過20年,他期盼結合實驗室和臨床醫學間的轉譯,具體提升了治療品質,而這項成果也因而獲得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評審委員青睞,這項低成本、便利性的生醫產品,將有助於提升市場接受度,並擴大應用範圍。


由於外部注射藥物雖有療效仍有其極限,病人需常常重複施打,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與生技公司合作,進一步啟動了間質幹細胞、外泌體以及訊息核糖核酸等藥物,針對視神經疾病治療研究,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階段,若將來人體試驗順利,就能讓視神經損傷的病人獲得更適切的治療,重獲光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