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推老宅延壽 補助4至6層樓老屋室內外整建

內政部說,台灣面臨人屋雙老議題,將推動「老宅延壽計畫」,針對30年以上樓高4到6層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室內外管線更新、無障礙設備等經費補助,延長房屋使用,預計3個月內與各界座談後再研議補助經費等細節。

內政部今天辦理114年新春記者會說明「老屋延壽計畫(草案)」。部長劉世芳說,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建物約500萬戶,以台北、新北與桃園「北三都」最多,其中22%屬於4層或5層樓老舊公寓,還有早期6層樓但無電梯規劃的華廈,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緩不濟急。

劉世芳說,內政部去年12月舉辦老宅延壽研討會,邀產官學界討論,並指示國土署就結構安全的高齡建物,提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方案,也將2050淨零碳排趨勢納入考量。

她表示,研議中的老屋延壽機制,包括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資金挹注及專業輔導團隊等,藉簡易、快速評估與修復補強技術工法活化老屋,且無需拆除重建,可降低興建建築碳排量及大量廢棄物。將持續與各界溝通,內容完備後將報請行政院核定執行。

國土署長吳欣修補充,過去整建維護碰到最大問題是只補助大廈共有部分,要爭取整體支持速度慢,因此老宅延壽整建重點包括簡化程序,不一定要透過管委會機制才能完成;且補助室內修繕,例如地面重新打平、提升浴室安全性等,若讓住戶住得舒適,就不一定有向外租屋或社宅需求,也能使長輩住得安心。

補助經費方面,吳欣修表示,計畫不會是一次性補助,而是分項提供不同選擇,因老屋狀況不同,對於無障礙設施、外牆拉皮或加裝電梯等需求也不同,因此可能會以各種項目提供單價上限與組合。

吳欣修表示,計畫先推動試辦,經簡化程序後,相信能提高民眾意願與興趣,以過去經驗來說,往往需要1年到2年讓政策適應、加溫,過程中也能檢討修正流程與補助內容,讓更多老宅願意加入。

針對草案上路時程部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說,還在研擬政策方向,會在3個月內召集NGO團體、學者專家與縣市政府深入座談,才會有完整計畫期程與可能經費,也鼓勵民間業者或銀行業者參與,透過民間投資,帶動都市環境更新、住宅更新與淨零碳排方式改變。

劉世芳表示,關於行政程序簡化或政策整合,會再陸續評估是否推出法案,放在住宅法、都更危老條例內會是可行方向,如果有需要,會朝法制化方向前進,爭取更多空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