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然遇上AI!新竹「數位迷蹤」展將顛覆你的視覺記憶!

你以為你看到的是真實嗎?在這場科技與藝術交織的展覽裡,我們邀請你一起迷失、一起發現——在數位的迷霧中重新認識自然、時間與記憶,跟著「數位迷蹤」展覽,開啟一場穿梭虛實的感官冒險!新竹241藝術空間全新展覽「數位迷蹤」正式登場,邀請大家一同踏入數位與自然交織的藝術幻境。本次展覽由曾鈺涓教授擔任策展人,集結11組藝術家,透過創新的科技語言與豐富的視覺敘事,探索數位時代中我們對自然、時間與記憶的感知轉變。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邊界徘徊,觀眾將展開一段關於觀看與反思的感官旅程。


四大子題,編織出數位時代的感知網絡
展覽主軸涵蓋四個子題:「數位變造的自然與記憶」、「演算法建構的自然系統」、「科技重塑的生存與時間」以及「記憶沉澱中的重新感知」。這些主題不僅觸及當代科技與藝術的交叉點,更深入剖析我們如何在資訊洪流中辨識真實與虛幻,並重新理解自身與世界的關係。

虛實交織,藝術家們的數位詮釋
展覽作品中,蔡荃的《月色如水》以人工智慧生成影像,重構觀眾對夜色的情感記憶,營造出數位中的虛擬景象;謝竺勳的《沒有顏色的光譜》則剖析記憶在數位化下的模糊邊界,探問我們是否仍能區辨過去與現實;而黃紀虹與林俊遑的《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將地方故事重構為互動式記憶地圖,展示科技如何重寫歷史敘事。


自然與科技的對話,開啟未來想像
除了影像創作,展覽中還有以程式演算生成的山水變化、3D掃描結合藝術觀察的數位寫生等作品,邀請觀眾重新定義「自然」與「真實風景」的意涵。本次主軸想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場充滿視覺性的展覽,更是一場思辨的邀請,鼓勵我們在資訊時代中保持對感知與記憶的敏銳,在不斷重塑的數位世界裡找回與自然的聯繫與心靈的寧靜。


走進「數位迷蹤」科技藝術展,一場關於科技與感知、虛構與真實的探索,即將展開。歡迎廣大的民眾一同來親自體驗這場藝術與科技激盪出的全新對話!

【「數位迷蹤」科技藝術展】
活動展期:即日起至2025/6/1止
開放時間:10:00–18:00(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新竹241藝術空間(新竹市中央路241號6樓)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新竹謝鴻均薪傳展│層疊筆觸訴說女性之聲 詮釋創作與生命
延伸閱讀//當傳統遇上創新!新竹游心騁懷藝術展 顛覆想像的水墨世界!
圖片來源:新竹市文化局粉專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台灣旅行趣 taiwan.sharelife.tw」
- 記者:台灣旅行趣
- 更多旅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