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難回頭大流行! 台大醫揭「新冠感冒化」未來免每年打疫苗


疫情難回頭大流行! 台大醫揭「新冠感冒化」未來免每年打疫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第六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燒起來,民眾到底該如何因應?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27)日分析,這一波夏季疫情和病毒變異有關,但「疫情不可能回頭,大規模流行」,現在是過渡期,人體還需要時間來適應病毒,未來新冠病毒若完全「感冒化」,甚至可以不用每年打疫苗了。


李秉穎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認為國內大多數人都已經打過疫苗或感染過,現階段疫情沒有條件像一開始一樣大爆發、大流行。


李秉穎指出,今年年初1月到2月,新冠疫情同樣也發生過一個小高峰,現在的這一波,和年初差不多,比較特別的是,現在天氣熱也看到疫情上升,這應與病毒還在不斷變異有關,人體對新的變異株抵抗力比較少,少量的病毒就可能害人生病。


李秉穎說,這就是冠狀病毒的特性,會不停突變、不停傳染,且除了新冠病毒之外,目前共有4種冠狀病毒會感染人類,根據荷蘭研究顯示,每人每年有60%的機會會得到其中一種冠狀病毒,但自然產生的免疫力足夠令它變成輕症。只是難保不會二確、三確或四確,一再感染。


李秉穎表示,新冠病毒的外表會不停突變,一旦人體的抗體無法辨識,病毒就有機會趁虛而入,但人體還有T細胞可辨識病毒內在,不受突變影響。打疫苗或是自然感染都會產生免疫力,據此預防重症和死亡,只不過現在新冠病毒對人類來說還是有點新的病毒,所以還需要有一段過渡期,疫情波動難免,不過「以前是大海嘯,現在是小波浪」。


李秉穎強調,疫情不可能回頭、回到一開始的大規模流行,現在比較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因為人體正在逐漸適應新冠病毒了。他提醒,民眾一年至少要打一次疫苗,高風險族群更要打二次較保險。


近期國內爆發抗病毒藥物夠不夠的爭議,李秉穎認為,打疫苗才是最重要的,抗病毒藥物是亡羊補牢。根據臨床試驗,發病5天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預防重症效果約7到8成,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則只有3到4成,且新近研究顯示,接種疫苗比發病後再用抗病毒藥物的效果直接,換句話說,打疫苗比較重要。


照片來源:翻攝自新聞放鞭炮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WHO研究「兒童網路霸凌疫情後變高!」 網路霸凌高峰小6到國1


「超級夏天」單日近50人送醫! 6月熱傷害563人破去年紀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