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友善教育環境,給孩子們的一堂丟掉外貌成見遊戲課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故事小苗行動-別再刺傷小學生的心!給孩子一堂丟掉外貌成見的遊戲體驗課〉募款記者會,邀請因先天顱顏缺陷而曾遭受不友善對待的9歲女孩小雨和爸爸媽媽來分享經歷。此外,Energy主唱阿弟與太太Mei再次擔任愛心大使,期許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讓教育走入全台的國小校園,呼籲社會給予他們同理的對待。



愛心大使力挺顱顏患童



Energy主唱阿弟與太太Mei再次擔任愛心大使;Mei表示就讀國小時,就有同學是「唇顎裂」患者,因為當時對病症的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和對方相處。阿弟也表示當初女兒出生,腳部有些異樣,因此很能感受父母那股自責感。再次擔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大使,目的是希望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讓教育落實到更多國小、國中,體悟到「換位思考的同理能力」,打造友善的教育環境。



你是不是想和我一起玩?



9歲的顱顏女孩小雨,因先天基因異常罹患催契爾柯林斯症候群〈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導致先天性臉頰骨及下頷骨發育不全。小雨在媽媽積極與正向的陪伴下,不僅成績表現優異、性格開朗、樂觀。曾經在公園遊玩時,有小朋友盯著她看,小雨發現後上前問他「你是不是想和我一起玩?」勇敢的化解尷尬。



用愛建立孩子的自信



小雨的媽媽表示,第一時間很難接受,也非常傷心。但透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開始收集資料、參加活動、聽取專家建議,她逐漸認知到唯有自己夠強大,孩子才能健康長大。在和小雨相處上,會積極給予正向及自信的鼓勵,盡量避免負面思考和溝通;而小雨與生俱來的樂觀和自信,也帶給他們面對不友善的能力。



不理解不友善



七歲的彤彤出生後,因患有「唇顎裂」而接受手術,在嘴角上有小疤痕,也影響發音無法像一般孩童精準正確。曾因為英文老師的不了解,而不斷糾正彤彤的發音,也讓她產生挫折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經過媽媽親自向老師說明後,也不會再因為發音不標準而被糾正,不再害怕上英文課。有此先例,媽媽就會先向老師介紹顱顏症,沒有再發生因不理解而產生不友善。



教育落實校園



為了讓顱顏患童能在友善的環境下成長,基金會與台灣創新教育團隊「完轉學校」合作,推出〈動物狂歡事件〉遊戲教案,針對國小的中、高年級,啟發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體驗顱顏患者遇到的困境,也能幫助顱顏患童學習自我認同,一同打造互助、同理、關懷的學習環境。


【延伸閱讀】

紅蘿蔔募款計畫圓滿成功 用愛幫助唇顎裂寶寶健康長大

小兔兒要長大─紅蘿蔔募款計畫 一起幫助唇顎裂寶寶

青少年在意外貌焦慮不敢脫口罩 醫教「漸進式練習」建立自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