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白內障新選擇 精準微脈衝手術安全又快速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白內障是許多人常見的眼部老化疾病,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八成的人會面臨白內障問題;加上現代人普遍的三高、糖尿病或因內科疾病須長期使用類固醇,曾受過眼部外傷,高度近視也都會導致白內障提早發生。眼科醫師鄭永熛指出,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初期患者可使用眼藥水來延緩控制,但若視力減退影響生活,經醫師評估診斷是白內障,建議及早接受手術治療,以免白內障過度成熟手術時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跟著提高。目前已有新型脈衝技術,這種技術不僅定位精準且傷口小,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與長期的穩定性。



傳統白內障手術傷口大 術後併發症風險增



隨著3C產品的使用普及,高度近視患者也隨之增加,因此埋下誘發白內障的危險因子,許多4、50歲民眾提早面臨白內障問題;早期的白內障手術採用手動方式,在角膜上切開約1公分大的傷口,取出成熟、混濁的水晶體,再裝入人工水晶體,然而這種手術的傷口大、康復時間長,術後併發症也比較多。





安全、精準、快速 白內障患者術後恢復快



目前主流的超音波乳化術搭配新式「精準微脈衝囊袋切開術」,藉由自動化微型器械的輔助,精準完成前囊切口,提升手術的精準度及安全性;鄭永熛醫師解釋,白內障手術過程的關鍵在於得將包覆水晶體的囊袋前方做一個圓形切口,才能將水晶體乳化然後置放人工水晶體於囊袋中,而藉由脈衝技術取代手動切開,不僅切口形狀更完整,切口的強度穩定度也更好, 運用在成熟白內障、角膜混濁、懸韌帶病變或是小瞳孔患者能讓手術更精準更安全。



高度近視又罹白內障 新式手術降低術後併發症



鄭永熛醫師說明,高度近視併發白內障的年輕患者,藉由精準微脈衝囊袋切開術治療,透過脈衝技術的精準定位,將囊袋切出正圓形,囊袋切口可以整齊覆蓋住人工水晶體抑制上皮細胞生長到後囊,將有助於減少產生後發性白內障,降低需要接受雅鉻雷射治療的機率,發生視網膜破洞甚至剝離的情形也能減少。





▲眼科醫師鄭永熛



微脈衝技術提高手術精準性 白內障患者新選擇



事實上,精準微脈衝囊袋切開術早在2017年就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已是國外常見的白內障手術方式,台灣也在五、六年前引進此項技術,儘管目前還未獲得健保給付,但因復原快加上安全性高,也逐漸成為臨床上許多白內障患者的新選擇。



把握黃金期接受治療 醫師:避免增加手術困難度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曝曬,並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E以及抗氧化食物,其中減少3C產品的使用也是預防白內障提早報到的關鍵;鄭永熛醫師呼籲,若發現視力矯正後,視力仍低於0.5,經詳細檢查評估診斷是白內障的影響,應把握黃金期儘早接受手術治療,否則白內障持續成熟,不僅增加手術的困難度,也會增加併發症風險。


【延伸閱讀】

近視千度、散光還白內障! 工程師靠功能性人工水晶體擺脫眼鏡依賴

上班族年僅3旬就白內障! 新型手術助重返清晰「視」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9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