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2分鐘完成!精準勾畫減少副作用
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再+1!為了讓病患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更小的副作用,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團隊2022年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將病患的電腦斷層掃描輸入系統後,AI自動偵測並勾畫圈選出完整的放射治療範圍器官,能制定出最優的放射治療計畫,最大程度地保護健康組織,提升器官保護力達3.7%-12.9%,大大減少副作用,患者治療完成率逾9成5,達到世界頂級標準(註)。
59歲姚先生長期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去年因吞嚥困難就醫被診斷為第三期食道癌,經手術、化療並接受了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的放射線治療後,今年2月再發現縱膈腔淋巴腺復發,必須再次接受放射線治療。考量姚先生去年和今年放射線治療部位重疊,臺中榮總放射腫瘤團隊不僅維持AI圈註技術,更加強調整劑量保護肺臟、心臟和冠狀動脈等縱膈腔內的正常器官,合併使用電腦刀放射治療精準打擊腫瘤,成功避免胸悶、胸痛、肺炎及呼吸困難等副作用,整個療程病患都沒有不適,目前病情穩定,持續門診追蹤中。
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主任游惟強指出,放射線治療能有效殺死或防堵癌細胞增殖,同時也要保護身體正常組織及降低周圍器官承受輻射劑量的風險,避免患者出現頭痛、噁心、腹痛、嗜睡、頻尿等副作用,因此,在規劃放射線治療時,勾畫圈註腫瘤及其他器官越精準越好,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健康組織。
傳統放射治療依賴醫師和醫學物理師手動勾畫病人的器官和腫瘤,平均一名病人大約需要花費1小時,繁瑣又耗時。導入AI協助後,2分鐘就能勾畫治療圈,再透過人工檢查和修正,5分鐘內就能完成作業,且人工修正率僅2-3%,又快又準確,也無需擔心不同人員勾畫的標註差異,建立標準化作業。
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調查近4年來、未完成全程放射線治療的5-7%患者中發現,病患暫停治療首要原因是身體不適,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後,病人因身體不適而暫停治療的比率顯著下降,從63%下降到52%。游惟強解釋,這一下降趨勢顯示出醫療技術和病人管理的進步,這都得益於AI技術的引入。
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病友姚先生(左)表示自己治療過程中和治療之後都沒有不適。(圖中為主治醫師謝合原,圖右為放射腫瘤部主任游惟強)(圖片提供/臺中榮總醫院)
臺中榮總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經過2年研發新器官模組,並持續擴充、優化軟體的自動勾畫功能與放射治療平台連接,以達到保護器官數目多、作業時間短及準確度高的醫療品質。游惟強指出,從2021年5月起啟用AI系統後,目前100%導入臨床使用,累計超過5千例個案,適用於全身各部位器官的放射治療計劃。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也連續3年獲得SNQ醫療品質標章認證。
註:根據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以及知名治癌中心Mayo Clinic的數據顯示,放射治療的完成率通常在80%到95%之間,完成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患者的健康狀況、治療設備的資源以及放射治療的複雜性。自AI技術應用以來,臺中榮總的放射治療完成率4年來從92.5%提升至95.7%,達到世界頂級標準。
【延伸閱讀】
皮膚搔癢、紅腫,小心毛囊炎找上門!莊可鈞中醫師:預防毛囊炎5要訣、喝2道茶飲
台灣半數成年人肥胖創新高!低脂飲食比較健康?醫師破解6大減重迷思
尿酸高不只害痛風「風吹就會痛」!簡鈺樺營養師:高尿酸隱藏4大類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8/949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