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罹攝護腺癌晚期,名列台灣男性第5大死因!醫揭:6大因素影響PSA指數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辦公室18日發布聲明,82歲的拜登於本月16日確診罹患攝護腺癌末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拜登的前列腺癌在病理分級系統格利森評分(Gleason)被評為9分(滿分10分),代表癌細胞具備快速擴散的風險。
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聽到這消息,令人不勝唏噓。還記得,他的競爭對手,現任美國總統,78歲的川普。美國白宮剛於今年2025 年4月,公布了他的年度健康檢查報告:
攝護腺癌(PSA 檢查):0.10 ng/mL,極低,無癌症疑慮。
且其他多項健康指標,都維持得相當好,說明了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症,是台灣男性的第五大死因。因大多好發於高齡男性,又名「長壽癌」、「富貴病」,事實上,攝護腺癌分四期,前三期還沒有從攝護腺擴散出去,只要趁早手術切除,是少數可以根治的癌症。若是拖到晚期才處理,就要化療、荷爾蒙、放射治療等,會對病人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
目前大於50歲的男性,都建議每年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包含肛門指診及攝護腺指數PSA抽血檢查,而有相關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建議45歲甚至40歲起就開始接受相關檢查。
攝護腺指數高,不一定是癌症,之前一位南部的中年牙醫師,因為攝護腺指數PSA長期都偏高,在4-5ng/ml左右,於是求診於呂謹亨醫師治療。呂謹亨醫師先幫他做了攝護腺核磁共振檢查,再針對懷疑的位置做切片,結果是良性的。由於長期觀察攝護腺指數PSA沒有持續上升,加上又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他不想長期吃藥,不過他的攝護腺大概只有接近40克,並不是很大,擔心傳統攝護腺刮除手術會有膀胱頸或尿道狹窄的問題,經過仔細溝通衛教,最後這位牙醫師選擇了「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
三個月後他追蹤攝護腺指數,很驚喜地跟呂謹亨醫師說,PSA數值從4.23下降到 0.93!而且排尿跟術前比較起來,順暢很多,也不用再吃攝護腺的藥物了。但這位患者的情況還是需要長期追蹤PSA,經過一年多的追蹤,PSA依然保持正常。
6大因素會影響攝護腺指數PSA
影響PSA的因素很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值上升的原因包含:
1.泌尿道感染。
2.攝護腺發炎。
3.良性攝護腺肥大。
4.攝護腺癌。
5.侵入性醫療行為: 侵入性肛門指診、攝護腺按摩、攝護腺超音波、攝護腺切片或膀胱鏡檢查,手術,放射線治療,放置導尿管。
6.騎腳踏車、射精、年齡。
另外,長期服用適尿通(Avodart)或波斯卡(Proscar),會使PSA值下降。須將病患抽血檢驗的PSA乘以2至2.5倍當成其真正的PSA數值。因此在判讀PSA值時,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在內。因此,PSA高不一定就是攝護腺癌,同時,攝護腺癌也不一定PSA就會大於4 ng/mL。
目前大於50歲的男性,都建議每年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包含肛門指診及攝護腺指數PSA抽血檢查,而有相關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建議45歲甚至40歲起就開始接受相關檢查。
何時應該考慮攝護腺切片(Prostate Biopsy)?
並非所有PSA升高的患者都需要立即切片。依據歐洲泌尿科學會(EAU)指南,建議考量切片的情況包括:
1.PSA >10 ng/mL:高度懷疑,建議切片。
2.PSA 4–10 ng/mL且自由PSA比例 < 25%:建議切片。
3.PSA急速上升(短時間內倍增)。
4.直腸指診(DRE)異常:如摸到硬塊或結節。
5.多次PSA檢測後持續升高。
6.影像學檢查異常,尤其是MRI影像。
7.前列腺健康指數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
輔助診斷攝護腺癌。PSA在2-10 ng/mL時, PHI >40,平均罹癌機率:44.0%。
衛教小結
-PSA檢測是早期篩檢攝護腺癌的重要工具,但需結合其他臨床資料判讀。
-升高不一定代表癌症,需進一步評估,必要時安排MRI或切片。
-定期追蹤與專業諮詢,是保護攝護腺健康的關鍵。
好康「金」來領!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掃碼就送500元購物金或等值商品!>>>
【延伸閱讀】
拜登罹患高惡性攝護腺癌,屬於荷爾蒙敏感型可控?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新曙光
拜登驚傳罹第四期攝護腺癌,已轉移至骨骼!醫籲:兩類人應提早篩檢
攝護腺癌篩檢,50歲以下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新療法為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曙光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63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