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

一名80歲行動不便的阿嬤近來被家人發現不吃飯菜,也常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家人很擔心是憂鬱症,就診發現竟是因為白內障讓視力變差使阿嬤心情很差;經過白內障手術後,阿嬤不僅恢復食慾變好,更常叫外傭推她出去走走,家人感到相當開心。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根據2002年刊登在BMJ期刊的瑞典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改善白內障手術與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第二眼白內障如果也需要手術,則越早手術,對改善情緒憂鬱有正面效益,可見視力品質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影響。

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白內障是眼睛的水晶體混濁造成,隨年紀增長、紫外線、人體細胞自然代謝、過氧化等傷害,都會影響水晶體的清澈度。侯鈞賀醫師說明,人從出生後水晶體細胞便不斷增生造成蛋白質的堆積,若加上眼睛有外傷、發炎,或像是糖尿病、類固醇藥物攝取過多、紫外線曝曬等其他因素,都可能讓白內障提早發生;特別是現代人使用3C產品頻率高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之一,另外研究也發現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侯鈞賀醫師表示,只要年紀漸長都會遇到白內障問題,但透過手術就能獲得改善。白內障初期症狀有像是視力降低、畏光、視覺品質下降情形,如果拖太久水晶體過熟,還可能造成青光眼、發炎等併發症而提高手術的困難度;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是搭配水晶體超音波乳化術也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輔助處理,如果太熟水晶體變硬時,就必須增加超音波的能量,也較容易傷害角膜細胞,因此若有白內障,千萬不要拖太久。

目前白內障手術相當成熟,侯鈞賀醫師解釋,一般的手術過程約可以在20分鐘左右完成,麻醉幾乎用點眼藥水即可進行,傷口也多可以控制在0.25cm以下,手術過程大部分不會痛,有時可能會有痠、脹或些微刺的感覺,都是在可接受範圍,只要術後注意清潔避免感染,不論是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患者都能進行。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白內障會讓視力變差,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白內障手術與改善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

該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侯鈞賀醫師說明,目前水晶體健保與自費都有,健保的水晶體材質也是相當好,同樣也能改善白內障,主要差異是球面像差較高可能影響較亮或較暗環境下的視覺品質,不過還是能一併改善近視及遠視的問題;若對視覺品質要求較高,或者是希望能一併調整散光,則可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

現代人多元生活情境的遠、中、近視力需求

侯鈞賀醫師門診就有一名56歲的女性上班族,近一年發現視力下降就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有白內障。個案由於近視多年又有老花,平時要打電腦及看紙本報表,必須帶遠中近三副眼鏡,但頻繁更換眼鏡讓她覺得相當不便;這次透過醫師諮詢與評估選擇置換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讓她視力能恢復正常,也不用戴眼鏡,現在還希望可以盡快開第二眼讓生活品質更好。

目前自費的人工水晶體有分單焦點、雙焦點、多焦點、延伸焦段的訴求。如果是希望術後不戴老花眼鏡也可以遠、中、近視力都能改善,或者常使用中距離像是看電腦、導航、打牌等情境,三焦點較能滿足不戴老花眼鏡的視力需求。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不管選擇哪一種水晶體都有其優缺點,仍會有視力上的落差,不是全焦段都能看得清楚,也不是做完手術就回復到年輕狀態的視力。只要不是單焦點的水晶體,由於進入的光線較為分散,因此隨著各種不同的設計,會有多多少少的夜間眩光,還是需要和醫師諮詢討論適合的水晶體。

儘管白內障是不可逆,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一些生活注意事項來預防提早發生,如在戶外太陽較大養成戴帽子或太陽眼鏡習慣避免光線照射,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做好疾病控制,另外白內障是一個氧化過程,因此平時在營養攝取上也可多吃堅果類、深色蔬果,都有比較好的幫助,50歲以上也建議定期做眼睛檢查,有高度近視者更建議提早檢查以降低眼睛病變風險。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主治醫師 侯鈞賀醫師
專長:白內障手術、雷射屈光手術、低視能診療、特殊需求視覺門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