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健保署為防止缺藥危機,刻正規劃藥價調整改革方案,並釋出多項利多政策鼓勵本土製藥業發展,以獎勵國產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品製造,同時提出新的藥價調整措施試圖降低藥費支出。為此,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下稱 IRPMA)建議,改革應符合國際原則,加強專利保護,並建立一套透明和可預測的藥價管理機制。

專家認為,此次修法不僅有違 WTO 的貿易原則之虞,藥價調整更有可能造成國際廠商卻步來台;若倉促實施,不但無助於解決藥品供應鏈建立與穩定,更可能造成病患藥物可近性降低。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則說明,會持續了解產業困境,提升藥物供應韌性。

藥價調整政策涉及核價、調價 產業界:應建立透明、可預測的藥價管理機制

健保署於 113 年 4 月 8 日召開「健保藥價調整改革方案關法規修正草案溝通會議」,針對「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提出條文修正草案,涉及核價及調價兩部分,分別是提供在台製造新藥或在台研發製造新藥優惠核價,另有針對第二、三大類藥品採取十國藥價進行藥價調整的措施,此舉恐增加藥品供應的不確定性,將降低病患藥物可近性。


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健保署於 113 年 4 月 8 日召開「健保藥價調整改革方案關法規修正草案溝通會議」。(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考量到各國保險體系與藥價結構的本質差異, IRPMA 認為,藥價改革過程應符合國際原則進行法規政策影響評估,建立透明、具可預測性的政策和流程,不支持以十大先進國藥價最低價做為調整機制,這樣的做法變數過多,且沒有其他行業是這樣受監管的。另外鼓勵台灣本土製藥業成長和創新的正確做法,應同時謹慎評估是否符合國際貿易規範及是否可能造成貿易障礙。

法律專家:藥價調整政策無法穩定藥品供應鏈 恐影響全台產業

健保署藥價調整政策改革調整,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素華表示,就現行改革內容,仍難以解決穩定藥品供應鏈問題。藥價管理政策應回歸整體藥價結構,如四月以來生理食鹽水的問題,各界及媒體即已指出是健保藥價過於低廉,廠商不願生產或進口,致使急需時僅能採取價昂的專案進口處理。最終,以節省財務費用為出發的藥價調整機制反而加重健保負擔,也打擊產業對於台灣醫療體系的信心。

她進一步憂心指出,如癌症等創新藥物,本地廠商仍無法自行研發或生產,因此需要仰賴進口,但因市場規模小,廠商不見得會把台灣視為優先市場,加上藥價政策長期不利新藥進入,藥品供應鏈將更不穩定。建議應提高健康投資,降低藥品進入台灣市場難度。

針對違反國際貿易原則,李教授補充,主要是改革中提到,使用國內原料藥及符合一定條件的國內學名藥,可以享有比原廠藥價高的健保核價優惠,此舉無異是否定投入新藥研發者的努力,更可能違反WTO國民待遇原則,影響到國內全數產業未來的出口。七月下旬歐盟在WTO啟動爭端解決程序,質疑我國離岸風電國產化違反國民待遇原則,健保藥價調整政策修正草案,不能忽略身為WTO會員應履行義務。

藥廠不願引入新藥、國內藥廠不願製造 陳昭姿、張鴻仁:缺藥問題要從源頭解

立法委員陳昭姿則進一步說明,缺藥問題環環相扣,生理食鹽水的問題,其中固然有醫院藥價差因素,但健保砍價確實也是原因之一。她指出台灣學名藥藥廠目前約有150家,品質及穩定性難以控管,各廠商為求進入市場削價競爭,犧牲藥物品質,健保若再不斷砍藥價,就結果論來看,本土廠商就是撐不住,影響最大的還是病友。


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立法委員陳昭姿。(邱家琳攝)

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則表示,過去台灣的健保就是因為砍價造成原廠藥不見,後來有學名藥再砍,連學名藥也不見,藥價並非越低越好。他呼籲台灣應該學習西班牙等高收入國家,依照經濟水準給予藥品合理的核價,投資醫學健康領域,否則缺藥問題就是無解。


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資料照片/李隆揆攝)

林靜儀:藥價調整作業會全面盤點產業困境 持續深化藥品供應韌性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表示,藥品政策會以穩定藥業發展與穩定供應量為發展兩大方向,藥品價調整作業仍會視產業情況進行調整,並不會一昧的砍價,造成廠商難以正常供藥甚至退出市場。林次長特別提及,此次的輸液事件,總統府以及行政院皆有特別來叮嚀,不能隨便斷藥,衛福部也會持續與產業來進行溝通,並強調,所有改革都不會貿然實施,以提升國內的藥品供應韌性。


藥價調整政策急就章? 專家齊籲:修法應謹慎避免產業、病友雙輸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邱家琳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