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史懷哲師培合作 中山攜布勞爪哇大學前進印尼瑪琅

國際史懷哲師培合作 中山攜布勞爪哇大學前進印尼瑪琅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為發揮有教無界的精神,國立中山大學師培中心四度榮獲教育部「國際史懷哲計畫」經費補助,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印在尼心:國立中山大學師資生深耕印尼瑪琅計畫」在師培中心暨教育所助理教授張宇慧、教育與人類發展研究全英語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紀博善(Dale Albanese)帶領下,暑期選送來自生科系、應數系、外文系、財管系、劇藝系、中文系、物理系、教育所等12位師資生前往印尼,切身體驗與台灣同樣是多語共榮、英語非官方語言的文化環境,透過教學服務了解不同學習需求與增進文化理解。


國際史懷哲師培合作 中山攜布勞爪哇大學前進印尼瑪琅
▲印尼文化體驗課程「Batik蠟染技藝」成品,參與課程的張宇慧助理教授(後排左一)、紀博善助理教授(中排右二)率師資生、布勞爪哇大學學伴與課程講師合影(記者王雯玲翻攝)

此次計畫與布勞爪哇大學文化研究學院(FIB, University of Brawijaya)的印尼師生合作,透過共備與試教,讓教學服務更貼近當地學生經驗及需求。除了在瑪琅當地舉辦全英語營隊給40位來自伊斯蘭中學、公立瑪琅第四高級中學等的國高中生,也前往布勞爪哇智能中學(Brawijaya Smart School, BSS)的國中部與高中部,帶領全校300位學生認識台灣文化及提供學科入班課程。計畫主持人張宇慧針對印尼師資生辦理科技增能教學工作坊,協同主持人紀博善則於布勞爪哇智能中學舉辦全球素養工作坊,鼓勵當地在職中學教師參與並分享自己所關心的全球議題。此外,團隊也協同參與國中部的社區文史踏查課程,讓台灣師資生與印尼學生一同前往當地歷史建築和文化村落,深入了解印尼傳統技藝和社區特色。


國際史懷哲師培合作 中山攜布勞爪哇大學前進印尼瑪琅
▲布勞爪哇大學校園內舉辦的兩日全英語營隊,所有師資生、印尼大學生學伴與學員們的結業式合影(記者王雯玲翻攝)

「印尼學生很活潑、敢表達」,擔任團隊副召及課程統籌、來自生科系的謝淳元表示,原本十分擔心用英語講授時要怎麼帶領,但教學前的測試與調整,大家彼此幫助、陪伴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團隊今年以「Cross-Cultural Odyssey」為主題籌備課程,大家發揮教學創意,設計豐富的台灣文化課程和跨學科主題。應數系師資生結合空間運用讓學生製作紙燈籠,也提供運算思維遊戲進行解題,並帶來非牛頓流體探索與實作進行科學觀察;生科系師資生設計互動遊戲帶學生探討天擇理論;中文系師資生帶來書法、農曆新年體驗、認識生肖與台灣物種等課程。

此外,團隊也進行社會議題體驗及自我探索活動,印尼學生紛紛回饋是很不一樣的創新學習方式。例如物理系師資生帶來環境議題討論、教育所師資生讓學生設計貨幣與認識幣值匯率、財管系師資生帶學生模擬選舉流程進行競選政見及民主投票,而外文系師資生結合電影讓學生進行自我情緒覺察,劇藝系師資生則透過肢體及聲音的探索,引導學生觀察及展現自我表達。

「我們收到來自學生正面的好評回饋,這是他們第一次認識到台灣,他們還想了解更多」。Dr. Frida Unsiah及Dr. Syariful Muttaqin在結業式都提到,本次計畫促進雙方學生互相增進文化理解與教學成長,也樂見未來能持續互惠交流。結業式上,計畫主持人張宇慧鼓勵師資生回顧計畫的初衷及教育服務的目的,珍惜每一次站上台的機會,並感念許多人幫忙促成這次的海外教學經驗,未來能持續傳遞這份教學熱情。

本次前往印尼瑪琅進行國際史懷哲教學服務的跨國師培合作,特別感謝教育部師藝司的指導,以及印尼布勞爪哇大學文化研究學院院長Dr. Hamamah、副院長Dr. Sahiruddin及教授群,包括Dr. Frida Unsiah、Dr. Syariful Muttaqin、Dr. Widya Caterine Perdhani、Dr. Scarletina Vidyayani Eka、Dr. Devinta Puspita Ratri和Dr. Ni Made Savitri Paramita等,提供教學回饋及招募印尼師資生組成共備團隊,讓台灣師資生能即時調整教學策略及難易度,避免帶著偏見與想像進行教學服務,協助提升師資生的國際視野和教育專業能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