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地方法院淪「公家討債公司」 鍾佳濱將揪金管會、壽險公會協商


避免地方法院淪「公家討債公司」 鍾佳濱將揪金管會、壽險公會協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承值/台北報導


立法院司法委員會召委鍾佳濱今(17)日至台北地方法院,考察民事執行業務運作實況,也遇到台北地院第一線同仁陳情。鍾佳濱表示,近日保單強制執行案量暴增一事,唯有到了基層才可以實際聽取多方意見,對日後的修法方向更明確,並與現場地院的基層同仁交流意見。


鍾佳濱表示,自前年底最高法院作出108台抗897號裁定後,債權人申請保單強制執行案件激增,並因壽險公司皆位於台北,導致台北地院、士林地院兩院的民事執行處案件量暴增。他指出,今年累積新收案件為近12.8萬件,較去年同期增加近5成。


鍾佳濱指出,自去年新收案量達到24萬件、終結案量為22萬件;今年預估新收案量為30萬件、終結案量為22.6萬件,導致基層司法同仁不堪負荷。他沈痛地指出,參訪過程看到堆積如山的卷宗與爆量的聲請狀,台北地方法院甚至要採購文件櫃存放過量的資料,相當驚人。


現今做法,台北地方法院雖有召開聯繫會議及增加7股和委外人力、改善硬體設備、彈性調撥人力、增加同仁加班費等措施,但鍾佳濱坦言,「這些措施恐怕杯水車薪,必須從制度面著手」。


鍾佳濱認為,聲請執行保險案件量大的銀行應提高委外人力,避免地方法院淪為銀行的「公家討債公司」,且雖台北地院不斷挹注資源,唯保險執行事件仍不斷湧入。他建議,短期內應依債務人住所定管轄,分由全國各法院辦理,以兼顧債權人、債務人權益。


此外,長期而言,鍾佳濱指出,應從制度面著手,例如宜於《保險法》草案就保單類型及解約金,訂定強制執行排除範圍,設定一定金額以下的解約金或理賠金,不得扣押及執行等明確規範,甚至應考量介入權的行使,不應由民事執行處為之。


鍾佳濱認為,經過今日實際考察收到台北地院第一線同仁的意見,日後他也會積極與金管會、壽險公會、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等機構協調。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提升大甲道路品質護行人安全 蔡其昌成功爭取3150萬進行改善


拿分手女友裸照要求「最後一發」 嗆不怕被告「被成大退學就考台大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