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小卷米粉鹽酥小卷及清蒸石狗公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每年到夏季的小卷採捕期,其中中卷及小卷的別稱為鎖管,為台灣餐桌上常見的海鮮美味,其瘦長的身體具有八隻腕足及兩隻觸腕,其中外套膜長度為0至15公分的鎖管,一般俗稱為小卷。鎖管屬於頭足類海鮮,不僅美味好吃且營養豐富,但此類別的海鮮,由於形態相似,許多消費者難以全部清楚分清,以為差不多,但其實大不同,頭足類包括:透抽小卷烏賊以及花枝等,皆為餐桌上常出現的食材,其中章魚最好辨認,因頭部呈圓形,屬於八腕目,有8隻腳,其他頭足類皆為十腕目(10隻腳)!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餐桌上常出現的頭足類種類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以形態特徵分辨頭足類(頭足類雜貨屋提供)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花枝又稱墨魚,身體兩側的肉鰭偏長形,表皮有明顯花紋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軟絲又稱軟翅仔,身體呈橢圓形,兩側有兩片寬大的肉鰭



軟絲與花枝兩者較分不清楚,軟絲俗稱軟翅仔,身體呈橢圓形,兩側有兩片寬大的肉鰭,體內無硬殼,眼睛外有一層保護膜與軟絲相似的花枝(墨魚)體型較圓,身體兩側的肉鰭偏長形,體內具有白色硬殼,表皮有明顯花紋。



魷魚與鎖管較易弄混,中卷及小卷有鎖管的別稱,體型呈管狀也偏細長,身體後半段有一對長菱形的鰭,眼球外有眼膜覆蓋,通常我們將其幼體(15cm以下)稱為小卷,15公分以上稱為中卷或透抽魷魚又稱槍烏賊,體形細長且較大,身體後半段有一對三角形的鰭,眼睛無眼膜覆蓋。





捕撈小卷,便是漁民便利用趨光性,先由漁船左右兩側的集魚燈誘使小卷聚集,並撐開船艉兩側的竹竿讓網在水中展開成形,待小卷集中在漁船周圍後,再關閉兩側的集魚燈,並以船艉的水下燈將小卷引入網中撈起,這種特殊的捕魚方法稱為棒受網漁法,而漁民為保有小卷的新鮮度,會將剛捕撈上船的小卷,直接急速冷凍製作成冷凍生小卷,或是利用漁船上專用的大鍋爐,將小卷川燙後,再低溫保存成冷凍熟小卷,兩者口感略有不同,生小卷的口感較為柔嫩,而熟小卷吃起來較Q彈。





小卷於每年夏秋季洄游至臺灣東北角附近海域,而鄰近東北角海域的深澳漁港,此時便有豐富的小卷漁獲在此返港卸貨,小卷產量居全國之冠,若要品嚐尚青的小卷,深澳漁港絕對是最佳選擇,深澳漁港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漁村文化,小卷產量更居全國之冠。

尚青小卷品嚐季 一次認識頭足類海鮮 - 旅遊經

川燙小卷保有小卷的鮮甜美味

漁港內的金益鯊魚羹,就有供應川燙小卷小卷米粉及白帶魚米粉等深澳漁港的招牌美食,餐廳張老闆娘表示,川燙小卷為小卷盛產季必點菜色,透過簡單川燙,能完美品嚐小卷爆汁的鮮甜海味,此外,由於餐廳的漁貨是自家的漁船每日供應,故亦有視當天漁獲而定的隱藏版料理,例如石狗公及黑喉等當地盛產的夏季魚種,新鮮又好吃,另外餐廳還有販售各種冷凍魚貨,民眾到漁港遊玩時,順遊深澳漁港內的海天步道及鄰近的水豚君岩之際,不妨在品嚐美食後,還能將當季新鮮的漁產品帶回家。





新北漁業處表示,為使小卷產業永續發展,依照鎖管棒受網漁業管理辦法,每年於農曆二月及農曆十月禁止棒受網漁船至鎖管產卵海域(北緯24度30分至26度海域)捕撈鎖管,讓正值繁殖季節的鎖管得以順利繁衍,以合理的運用小卷的天然資源。





圖片: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