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疏散瘀血、幫助散熱,但刮完之後別待在這個地方,以免感冒


刮痧,疏散瘀血、幫助散熱,但刮完之後別待在這個地方,以免感冒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刮痧是台灣特有的民俗療法,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尤其一到夏天,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湯匙或是徒手用指節往另一個人的背上上下來回刮,緊接著,一條紫紅色的斑痕就會出現。

中醫師陳建宏指出,刮痧確實有去瘀的效果,所謂的「痧」就是體內的氣血淤積、阻塞了,藉由刮痧可以刺激體表的經絡,疏散體內淤積的氣血。簡單來說,就是把體內不舒服的症狀給刮出來。

從另一方面來看,刮痧也像按摩,可以促進體內液體的循環,避免阻塞,功用不只是退燒、消除體內的暑氣,隨著不同的穴位與經絡,會反應不同部位的健康,因此,刮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出現。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也同意,如果是屬於暑熱、暑濕等所造成的類似受寒現象的熱感冒時,刮痧的確有助於體內熱氣散出。

從中醫的經脈理論來看,背部的足太陽膀胱經與脊椎正中的都脈相通,掌控了體溫與免疫功能調節的作用,刮痧就是暢通經氣的運行,喚醒體內解熱的功能,可說是最傳統的解暑方法。

◎刮痧QA

1.刮痧越紅越有效?
很多人以為刮痧顏色越深越紅,表示效果越好,其實不管力道大小,刮痧並非要痛才有效,也不表示一定要刮得傷痕又深又紫,才算刮完全。有問題的部位刮痧比較容易有痛感,如果是正常部位,通常紅的快但退的也快;但如果刮痧的部位、力道不對,出現的紅紫現象可能只是微血管破裂,不但沒效,還可能受傷。

2.所有人都適合刮痧?
雖說全身穴道經絡都可以刮,沒有特殊限制,但仍要避免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位,因為一旦破皮,很容易感染到腦部。另外,也要避免血管、神經較多的區域,如頸部前側面、鎖骨、脛前骨等位置。更重要的是,若皮膚有傷口、本身有血友病或有出血現象、心臟病患、孕婦、身體虛弱、骨傷、經期婦女、皮膚有傷口感染者,都不適合刮痧。

3.刮痧用什麼工具好?
除了刮痧板外,可以找邊緣鈍且圓滑的氣聚,比如說磁湯匙、硬幣、梳子背面等,只要不傷害皮膚的器具都可使用;刮拭的方向則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與皮膚間成45度角為宜,並保持同一角度、力道均勻適中,最好採單方向刮。1次大約刮5~10公分即可,刮到顏色不再變時就可停止。此外,也可在刮痧前塗抹潤滑品,每次刮拭以不超過20分鐘為宜。

4.刮痧後要注意什麼?
剛刮完痧後,最好不要待在冷氣房,以免受寒,建議待在空氣流通處約1、2小時後再工作;刮完後也要多補充溫開水,切忌飲用冰水。如果過程感受不舒服,就要立刻停止。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熱到只想吃冰涼的!專家驚揭「4類以為解暑卻更上火食物」 冰塊、冰品秒中
這兩天飆高溫,體感溫度破44℃,引發火氣大5原因,吹冷氣、喝冰水皆上榜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