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不一定要「開顱」!取腦瘤也能用微創手術

你睡覺時是否習慣將手機放遠一點,深怕電磁波會影響腦部,增加罹患腦癌的機率?基隆長庚外科部部長陳品元澄清,放射線、基因突變、荷爾蒙及肥胖才是腦瘤的主因,而腦瘤切除手術近期也迎來突破,微創開刀不用 1 週即可出院!

腦瘤是無聲殺手,癲癇、語聽障礙需留意

腦瘤在臺是較不常見的疾患,在癌症中排名第 16 位,所以健保並未給付精準治療項目中,民眾也對腦瘤的成因、症狀、治療等有所誤解。

「腦瘤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陳品元提到,由於腦沒有痛覺神經,大部分的頭痛,只是頭皮神經、頭骨或其他器官組織造成的痛楚,如鼻竇炎、眼壓高等。但倘若頭痛伴隨神經學症狀,以及癲癇、語言及聽力障礙,就需多加留意,進行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

腦瘤病狀呈現形式多元,微創手術增加痊癒速度

陳品元分享幾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手術案例,曾有年僅 26 歲的患者,在備考醫科國考時,發生局部癲癇,確診左顳葉巨大星芒狀腦瘤。手術過程中,為保神經束功能正常運作,陳品元叫醒他測驗國考題目,他成功答對。最終「清醒開瘤」的喚醒手術圓滿完成,病患後續更順利通過國考。

過往多數腦瘤手術都需將頭骨打開,並在保留最多腦部功能的前提下,做最安全的切除,以延長患者存活率,增進生活品質。由於開顱手術勞師動眾,風險也高,許多民眾都因此卻步,不過近期也發展出微創手術,能降低風險與傷口面積,加速民眾復原速度。

陳品元提到,先前有位 50 多歲病患,半年多來幾乎每個月都發生小車禍,自覺視力模糊、視光範圍狹窄。原來,是雙顳側偏盲,腦下垂體瘤壓迫到視神經,也影響荷爾蒙分泌。過往案例都需要開顱移除腫瘤,不過考量腦下垂體剛好在腦部最下方、鼻子正上方,便改施以鼻內鏡微創手術,從鼻子進入取出腫瘤,是創新的手術方式。

此外,也有位 59 歲患者,本來很愛乾淨,近半年卻排斥盥洗,去廟裡收驚、喝符水未果;至精神科就診服藥後,反而症狀加劇。直到檢查腦部後,才發現額葉顱底長了巨大腫瘤,壓迫額葉影響個性認知。過去傳統手術需將前額打開,不過陳品元選擇執行眼眶上匙孔微創手術,經過 10 多個小時的精密手術,病患只花 4 天就出院。

腦癌給付仍缺乏,醫盼完善醫療體制

現今腦瘤患者存活率,在醫療體系進步後有所提升,5 年後存活率從 27.5% 提升至 32.8%。即便如此,陳品元認為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希望多爭取腦癌健保給付,並持續提升手術安全性,讓患者都能免去腫瘤之苦,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腦瘤難治又易復發!10種跡象小心是腦瘤

罹患腦瘤只能進行開顱手術?微創 3D 經鼻內視鏡手術安全不留疤

小孩也會得癌症!走路不穩、雙眼複視、噁心想吐,可能是好發率第二名腦瘤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