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漁港鳳頭燕鷗喉頭卡魚線 鳥友籲重視海廢問題

宜蘭大溪漁港近來有隻鳳頭燕鷗的喉嚨卡著1根魚線,嚴重影響覓食,也無法搶救。台灣野鳥保育協會呼籲各界應重視海洋廢棄物問題。

海廢問題近來持續存在,影響動物生存。大溪漁港就曾有鳥友拍到一隻鳳頭燕鷗的嘴喙卡住果凍蓋,導致無法覓食。當地也曾出現一隻鳳頭燕鷗疑似在俯衝抓魚時,遭塑膠袋套住頭部,鳳頭燕鷗不斷甩頭求生,所幸最後順利掙脫塑膠袋束縛。

過去在基隆市正濱漁港空中,也曾出現鳳頭燕鷗的脖子掛著飲料杯蓋,鳥友研判牠當時誤以為杯蓋是食物,俯衝覓食時頭部穿過杯蓋,觀察雖沒有影響覓食,但逆風時恐影響飛行。這些可憐的夏候鳥,每年都在漁港上演生態哀歌畫面。

今年5月底,又有鳥友在大溪漁港攝影時,發現1隻鳳頭燕鷗疑似誤吞魚鉤,魚線沿著黃色嘴喙垂落下來,長度甚至比鳥體還長,鳥友試圖伸手救援,但因牠尚有飛行能力,加上警戒心強,稍微靠近就飛走,愛莫能助。

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理事長蔡秋雄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海廢問題日益嚴重,港口或是出海口常有釣客隨意丟棄剪下的魚鉤、魚線,之後被鳥類啄食吞下肚或卡在嘴邊;海面上漂浮的寶特瓶蓋、塑膠製品等只要反光,也常被鳥類誤認是魚蝦貝類,俯衝覓食一口吞下造成死亡,尤其目前是鳥類繁殖高峰期,鳥類常因迫切覓食需要而搶食。鳥類誤食海廢時,很難救援,僅能回到教育層面,呼籲大眾守護環境生態。

他說,部分企業、機關雖發揮責任發動淨灘活動,但這只是一時,遠不及民眾持續污染海洋的速度,期盼透過生態教育宣導,喚醒各界重視,不要隨意棄置的漁具、塑膠垃圾,因為這些都可能成為生態殺手。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表示,民眾看到類似情況可撥打1999通報縣府誘捕救援,但因常見鳥類還會飛,誘捕不容易,過去相關救援成功案例不多,還是呼籲民眾不要亂丟垃圾而造成生態危害。

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資料,鳳頭燕鷗在台灣為夏候鳥,體長43至53公分,常出現於河口、海邊、島礁等環境,以小型魚類及海洋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在全球數量穩定且普遍。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