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翔20年前受嘲笑而爆紅 至今不後悔參加選秀

20年前還是大學生的香港移民孔慶翔,參加選秀節目,因為唱歌走音、外型獨特受到嘲笑而爆紅,20年後他接受美國媒體訪問,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天刊出報導,訪問孔慶祥,回顧他20年前參與「美國偶像」節目爆紅,一路背負著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刻板印象,但又展現「無所畏懼、不在意外界眼光、勇於呈現自我」令人欽佩的特色。

孔慶祥當年21歲,就讀柏克萊大學,在美國偶像的海選試鏡上,演唱瑞奇馬丁(Ricky Martin)歌曲「怦然心動」(She Bangs),熱情投入但走音,被評審評為「我們今年見過最糟的參賽者」。

但只有幾分鐘的試鏡影片讓孔慶翔一夕爆紅,深夜脫口秀節目模仿他,他也多次出現在電視節目和體育賽事,甚至簽下唱片合約。

現年41歲的孔慶祥在報導中回顧這段過往,他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嘗試新事物,不應該受到批評或嘲笑,人們應該可以享受自我。」

孔慶翔成名之後,生活發生巨大變化,一度賭博成癮,在親友的幫助下克服這個問題。他現在已婚,在洛杉磯郡警察局擔任數據分析師,偶爾公開演講和在媒體露面。

孔慶翔當時向評審說:「我來這裡是為了向美國唱歌的機會,我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歌手,但我知道我發自內心唱歌。」

專家指出,孔慶翔爆紅原因來自美國社會對亞裔的刻板印象,人們喜歡嘲笑他的口音、書呆子和土包子形象。孔慶翔說,他知道外界這樣看他,但刻意不理會,把注意力放在支持他的粉絲身上。

舊金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札薩狄亞斯(James Zarsadiaz)說,孔慶翔的演出無意間強化了人們對亞裔的刻板印象,以致於有些亞裔不但沒有譴責這些惡意嘲笑,反而責怪孔慶翔。

札薩狄亞斯分析,某些人傾向認為少數族裔應淡化自己特色以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許多亞裔美國人甚至加入嘲笑孔慶翔的行列,試圖與他代表的形象拉開距離。

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社會學教授歐堪波(Anthony Ocampo)指出,人們用簡化的角度看待孔慶翔,不把他當一個完整的人看待,但事實上他是一個複雜的人、有自己的故事,但沒有人真正想聽,人們把他當成一個小丑。

但歐堪波認為,孔慶祥20年前在「美國偶像」的表現,實際上非常值得欽佩,「他是一個無所畏懼、不在意外界眼光、勇於展現自我、願意再次嘗試、不在乎表面形象的人」。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