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安全嗎? 善用「消費紅綠燈」仔細評估後再買

進口食品安全嗎? 善用「消費紅綠燈」仔細評估後再買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民眾在國內要買到進口食品一點都不難,不論實體超商,或是網路商店都可以看到特價的國外零食、泡麵、飲料等等,且食藥署為了顧及食品安全,每周除了會公布邊境檢測結果外,也會持續監控國外食品回收訊息,並依其結果對外發布「消費紅綠燈」建議,讓民眾可以安心選購進口食品。


進口食品受管控? 食藥署設3道關卡


食藥署表示,對於進口食品,本署秉持一貫政策管理,採輸入前源頭管理、輸入時邊境查驗及輸入後的後市場稽查共3道柵欄式控管,並參考過往查驗紀錄、考量產品特性及蒐集國內外資訊,持續進行滾動式檢討、調整查驗方式及項目。


食藥署指出,進口食品一旦經邊境查驗不符合,須依規定辦理退運或銷毀,此外,星期二會公布邊境查驗相關資訊,同時也會提高產品的抽驗率,強化邊境食品安全管控強度,讓大家能安心選購。


掌握國際食品回收訊息 食藥署發布消費紅綠燈


對於國際間的食品回收資訊,食藥署透露,本署設有專責人員,每日監控及查詢國際間各國食品回收警訊。經過詳細比對各項資訊後,依據查詢結果發布「消費紅綠燈」至食藥署網站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提供消費者及食品業者參考,其認定機制、處置及建議分級如下:


【紅燈】(嚴重):代表4種意義,其1問題產品有輸入紀錄且進入我國市場;其2不論是否危害人體健康,不應供人食用;其3對人體有立即或重大危害;其4經風險評估,於國人攝食習慣下累積之爆露量,會明顯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紅燈產品處置建議:


1.立即進行邊境管控。
2.通知國內業者暫停販售,並將有疑慮產品下架。
3.發布新聞及消費紅綠燈,請消費者暫停使用問題產品。
4.成立電話諮詢服務專線,供民眾詢問。


【黃燈】(有疑慮):代表4種意義,其1問題產品有輸入並進入我國市場,惟未有危害發生;其2對人體無立即危害,但有危害之疑慮,須進一步調查並進行改善者;其3違反食品衛生標準,尚不致明顯危害人體健康安全,但影響層面大者;其4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16、17和18等規定。


黃燈產品處置建議:


1.通知國內業者確認是否輸入問題產品,如確有輸入問題產品,則應停止販售,並將有疑慮產品下架。
2.發布消費紅綠燈週知消費者。
3.透過「非登不可系統」發布電郵周知相關輸入食品業者。
4.通知轄區衛生局及各區管理中心,留意問題產品並依其權責進行處置。


【綠燈】(沒問題):代表4種意義,其1問題產品未進入我國市場;其2雖有危害之虞,惟危險因子已被控制且未流入消費市場;其3標示不全;其4經風險評估,可能危害人體健康之可能性極微。


綠燈產品處置建議:


1.發布消費紅綠燈,請消費者及食品業者依消費紅綠燈建議處置,無需驚慌。
2.通知各區管理中心留意問題產品。


最後,食藥署強調,將持續透過輸入前、輸入時及輸入後等多重嚴密把關,確保進口食品安全、維護國人健康,請消費者安心選購。


更多NOW健康報導
▸剖腹產婦突發冠狀動脈剝離險喪命 陽明交大團隊神救回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年過50歲出現這些情況是警訊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