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膠囊是動物性?植物性? 素食民眾先看仿單再吃

你吃的膠囊是動物性?植物性? 素食民眾先看仿單再吃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基於宗教因素、環保、道德或健康考量,茹素在現今社會越發盛行。素食者通常不食用任何動物類食品,也有些純素者是不吃乳製品和蛋類。但是,我們常吃的膠囊藥品,到底是葷還是素?就讓食藥署為您介紹素食者服用膠囊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膠囊多為動物性! 素食者可與醫師討論藥單


常見的硬膠囊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膠囊,動物性膠囊的主成分是明膠(俗稱吉利丁,gelatin),是從動物的結締組織,如牛骨、牛皮或豬皮等提煉而成。植物性膠囊的主成分是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作為原料的多醣體,由松木或是杉木中的纖維萃取而成。另外,也有軟膠囊,多是使用明膠,但屬於動物性膠囊。


食藥署指出,素食的民眾如果有禁忌,可在服用膠囊前先檢視藥品仿單,藥品(膠囊殼)的成分資訊會詳細列在上面,也可以在使用前先向藥師諮詢,確認藥品中是否包含任何動物性的成分,或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有其他劑型的藥品可以做為替代。


藥品製成膠囊有5大因素 不建議打開直接服用


為什麼藥品要做成膠囊劑型呢?主要有下列因素:


1.該藥粉很苦,製成膠囊可以包裹藥品的苦澀味。


2.考量有些藥品具有腐蝕性或刺激性,做成膠囊可用來保護食道或消化道,避免灼傷。


3.避免藥粉飄散,防止被吸入氣管。


4.維持藥品安定性,例如長效型高血壓藥用膠囊是為了緩慢、恆定地發揮藥效,若剝去膠囊再服用,會讓其釋放速度不穩定,恐導致血壓忽低忽高。


5.延緩到腸道才釋放,若拆掉膠囊會導致藥品還沒進入腸道,就先被胃酸給溶解。


食藥署強調,不建議民眾自行打開膠囊直接服用其中的藥品,也不建議素食者自行將動物性膠囊中的藥品,改裝到植物性膠囊中。因為分裝後的膠囊無法確定其崩解、溶離的情形,進而無法保證其原始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熱死人!麥加朝聖550人熱死 極端酷熱天氣必學自救法
▸美顏針從韓國紅回台灣再西進 沈瑞斌:朝向國際化發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