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翁長「2顆血管瘤」引劇痛!醫揭3類人好發:摸到肚子震動當心

血管瘤有如體內不定時炸彈!一位85歲的老先生,因為出現劇烈背痛後昏厥而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的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體積龐大且隨時有破裂風險,才會導致劇烈疼痛感。所幸,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危險,病人也順利恢復出院。

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當血管直徑變大為原本正常的1.5倍時,即稱為血管瘤,發生初期時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會意外被發現,但多數病人都是因破裂時的劇烈疼痛及休克,送至醫院才發現。



血管瘤3大原因,高血壓最常見

「血管瘤不像癌症腫瘤是惡性細胞,然而一旦發生破裂,卻是危及生命的生死一線間。」李俊毅說明,造成血管瘤發生的原因,最常見3種:

  • 長期高血壓:讓血管像吹氣球一樣變大。
  • 感染問題:造成血管薄弱而變大。
  • 遺傳性疾病:有少數病人因遺傳性疾病,導致血管裡的膠原蛋白承受力不足,抵擋不住血壓而逐漸變大。

他指出,若是因高血壓或遺傳性疾病造成的主動脈瘤,通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大到被發現,所以若摸到肚子有震動的感覺,一定要格外小心,可能已經出現主動脈瘤。



血管瘤脫落恐致下肢疼痛缺血

李俊毅提到,上述個案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能避免主動脈血管瘤破裂的危險,此項手術不會造成大手術傷口,只需從兩邊腳上的血管讓支架進入到主動脈,並且在適切的位置展開支架,即能遮蔽膨大的血管,讓血液流經支架後,血管就不會因為承受血壓而破裂。通常手術隔天可以起床走動,若沒有出血或其他問題,當日即可出院。

李俊毅提醒,有長期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定期追蹤,並接受進一步檢查,以預防血管瘤風險;另外,由於血管瘤內大多會有血栓及動脈硬化的斑塊,一旦脫落就會阻塞下肢血管,導致下肢疼痛或缺血,因此也須一併檢查。他強調,雖然冬天才是血管疾病的高峰期,但平日裡還是要多加留意、有症狀提早檢查與治療,才能保住自身健康。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