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容易骨質疏鬆!出現 3 警訊:身高變矮 4 公分小心 健保擴大用藥給付

女性更容易骨質疏鬆!出現 3 警訊:身高變矮 4 公分小心 健保擴大用藥給付


女性更容易骨質疏鬆!出現 3 警訊:身高變矮 4 公分小心 健保擴大用藥給付

台灣高齡化進程加速,骨質疏鬆症對於長者的健康構成威脅相當巨大,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 60 歲以上人口中,每 6 人就有 1 人罹患骨鬆,女性占比更達到 80%。對於抗骨鬆藥品給付,健保擴大將 4 類高風險族群納入,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等,醫師提醒,女性容易骨鬆有 2 大原因,除了藥物使用,平時生活習慣留意、運動等都可預防及保護。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陳崇桓指出,骨質疏鬆症是骨質流失、骨頭變得空洞也容易讓骨骼變得脆弱、斷裂,可能因為駝背或跌倒造成骨折。醫師說,骨鬆的高危險族群除了長者外,還有停經後婦女,且可怕之處就在於症狀並不明顯。

陳崇桓表示,相較於男性,女性骨量巔峰時期,仍比男性低,加上停經後,婦女的骨量急速流失,也讓骨質更容易流失。一旦發生骨折後增加死亡風險,不僅影響患者,對家庭、社會同樣會造成衝擊。

首次發生骨鬆性骨折 再次骨折比例極高

陳崇桓提到,骨鬆性骨折的患者死亡率也會增加,且首次發生骨鬆性骨折後,再次出現骨折的比例極高,風險增為 5 倍。

因此骨鬆在預防上尤為重要,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自今年 3 月 1 日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首度將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族群納入保障對象,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類風濕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還有遠端橈骨骨折、近端肱骨骨折等。

石崇良說,健保擴大給付後,可幫助高風險族群進行初級與次級骨折預防,使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能更早介入,放寬受益人數預估約 13 萬人、健保預算達 8.65 億。

石崇良表示,除了藥物的給付外,骨鬆也要從平日習慣改變、飲食攝取及運動等。

骨鬆 3 警訊 醫:身高變矮 4 公分要留意

至於骨鬆的警訊,陳崇桓提醒,出現駝背,如頭枕部與牆面間距超過 3 公分,或是身高比年輕時變矮超過 4 公分等,還有骨鬆性骨折造成的疼痛。若有骨鬆高風險者,建議可安排骨密度篩檢。

另外,在糖尿病患中,也有 4 成患者可能罹患骨鬆,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吳至行指出,當罹病愈久,骨骼代謝影響下,跌倒機率會增加,骨折風險更高,建議要及早評估並預防。

吳至行提醒,抗骨鬆藥物分為促骨藥物,可提升骨密度、長出新骨頭;另外則是抗骨流失藥物,延緩骨質流失速度,對於高骨折風險患者,包含新發生骨折者、或抗骨流失藥物治療後仍存在高風險者,應先考慮使用促骨生長藥物,提升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完整的促骨生長藥物療程後,應持續使用抗骨流失藥物銜接,維持骨密度,降低再發生骨折機率。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諮詢專家: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陳崇桓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吳至行

延伸閱讀:

你是骨折高風險族群嗎?骨科醫師提用 7 指標簡易篩檢骨鬆症

國衛院研究「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增加」!可降骨折風險 3 特徵速判斷有無骨鬆

除了三高還有一低!醫提醒:逆轉骨質疏鬆症,定期檢測骨密度留意骨骼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