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天「熱到崩潰」新惡夢! 台大公衛研究曝:熱危害可能傷腎


台灣夏天「熱到崩潰」新惡夢! 台大公衛研究曝:熱危害可能傷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球暖化下,台灣夏天已經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甚至令人感到熱到崩潰!台大公衛學院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更顯示,熱危害可能導致腎臟傷害,尤其,研究團隊點名戶外工作者(農民、勞工)、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懷孕中的女性等族群,因身體熱調節能下降,更需要注意熱危害的預防。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的研究團隊發現,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的禍首可能來自全球暖化熱危害。


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戶外工作者、老年人、肥胖、有高血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是高危險群,原因與身體對熱調節能力下降、核心體溫上升比較快有關。其中,中老年人或糖尿病患因為神經調節的能力較慢,而懷孕中的女性因生理變化,身體熱調節能力也會下降。


楊孝友說,近年的夏季,已經熱到「走出戶外好像會被燙到」,已達到熱危害的臨界點,至於為何極端氣候會傷腎?這牽涉到熱危害的機轉,因為在熱的狀況下,腦部下視丘會開始去控制血流到皮膚。


楊孝友指出,正常狀況下,像吃飽飯,原來血液多在胃部有20、30%,但熱危害發生時,血就通通跑到皮膚去,內臟器官血量就會減少,以腎臟為例,平常血量約20%,熱壓力之下,會減到只剩5%,血流量不足的腎臟會發生什麼事?就會發炎、缺血、產生腎臟傷害。


熱危害不是完全去避開它,重要的是要去調適!楊孝友說,拉丁美洲許多介入研究計畫就發現,只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工作時提供遮蔭的地方、並調整工時每隔一段時間有休息時間,研究發現,介入半年之後,原來腎功能不好的人,竟奇蹟的慢慢恢復回來,顯示熱傷害造成的腎臟傷害,只要早期發現,是可以恢復的。


研究團隊因此呼籲,台灣法規應擴大解釋熱危害作業,不該只侷限於鋼鐵廠等傳統產業,像營建工人、農民等更應該增加保護措施。


楊孝友舉例,像很多國家指引都建議,有熱危害曝露風險的工作,新員工的第一天工作時間 應該只給2成,第二天再增加2成,利用一週五天來調適,才讓新進員承擔完整的工時跟工作量,才能避免熱危害,但要付多少薪水就是大問題,如果政府納入危害作業,這些雇主就應付全薪,讓勞工慢慢去適應,可惜的是,國內現行法規缺少這一塊。


楊孝友提醒,很多人不知道熱危害的症狀,以為就是中暑倒下去,並不是!熱危害其實有前驅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肚子痛、想吐等,全因為血流量不夠,民眾若有這些症狀,就要小心有可能是熱傷害前兆,應補充水分。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10歲女童「轉動眼睛就痛」 一事引爆眼窩蜂窩組織炎險要命


鎖定「存股族」、「包租公」 健保署長證實補充保費修法漲定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