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師傅肺炎住院驟逝 心室顫動多可怕?醫曝「心臟損傷最後一步」


保師傅肺炎住院驟逝 心室顫動多可怕?醫曝「心臟損傷最後一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6歲國宴主廚「保師傅」曾秀保驚傳不敵病魔,由另一半、美食評論家王瑞瑤證實已因心室顫動不治。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謂文表示,心室顫動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心臟遭受不可逆的受損傷害的最後一個現象,代表已經瀕死,是需要急救的嚴重狀態。


王瑞瑤是在今年3月透露「保師傅」因為肺炎住院,並靠葉克膜續命,她25日再度更新先生病況,卻是噩耗。


林謂文表示,心室顫動與一般人較為熟知的心房顫動不同,心房顫動比較良性、常見,較不危及生命;但心室顫動是心臟疾病走到最後的一個現象,屬於致命的心律不整,代表已經瀕死狀態,必須採取電擊、CPR等作為,是最為嚴重的狀況。


心室顫動發生,林謂文解釋,代表心臟已無法有效收縮,把血液打出去,此時全身上下的血液循環不夠,呈現停止狀態,也就是瀕死狀態。這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或嚴重心律不整造成的心臟不可逆的受損傷害的最後一個現象。


林謂文以「保師傅」為例,應是身體有嚴重感染,引發敗血症,進一步影響心臟,導致心臟不可逆的損傷,心臟突然停止跳動,與其肺炎病情有關。


心室顫動能不能救回?林謂文指出,有四大關鍵,第一要看導致心室顫動發生的原因能不能被矯正,第二是病人有無其他慢性病史,再來才是當下身體狀態、以及有沒有馬上被救治,如果錯失第一時間,往往回天乏術。


林謂文說,臨床發生心室顫動的病人,大多是心臟直接受到感染,像是心肌炎,或是最常見的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心室心博過速而讓人措手不及;至於高危險族群,通常是最近身體有點狀況,出現感染,荷爾蒙失衡,情緒或壓力過勞或本身有心肌梗塞等其他疾病者。


照片來源:翻攝自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臉書專頁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吃藥吃出「肝損傷」? 八大身體異樣警訊一定要知


台灣慢性病之王只避「三高」不夠! 忽略「一低」恐喪行動能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