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長期偏頭痛+更年期症狀未來心血管風險更高

新研究:長期偏頭痛+更年期症狀未來心血管風險更高


新研究:長期偏頭痛+更年期症狀未來心血管風險更高

女性更年期後缺少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上升,但如今最新研究發現,其實一般年長女性不用過於擔心,但若從年輕時期就長期偏頭痛,且到中年時有持續盜汗、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時,產生心血管及中風的風險較高。

年輕就有偏頭痛要留意!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從 45-55 歲期間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開始出現各種症狀,更年期症狀嚴重度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些長輩提起更年期症狀就覺得不好意思、選擇避而不談。事實上,這段期間更應注重自身健康。

國際期刊《更年期》(Menopause)上兩項新研究表明,對於長年有偏頭痛、熱潮熱或盜汗的婦女來說,未來產生心血管風險更高,研究負責人同時也密西根大學醫學博士 Catherine Kim 強調:「這族群更應該預防心臟病和腦中風,尤其若在 20-30 歲女性就有偏頭痛,未來出現相關更年期症狀的風險可能會更高。」

風險越高的族群應及早預防準備

這兩項新研究,該研究主要針對 1,900 多名自願定期進行體檢和驗血的女性,進行長期的追蹤,女性的年齡落在 18-30 歲,依據相關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偏頭痛發生、更年期症狀是否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性,當中一共發生了 81 起 心血管事件,其中包括 42 起中風。

依據結果可以將女性分為三組,幾乎沒有更年期症狀、有持續更年期症狀、長時間有更年期症狀,結果發現有偏頭痛和長時間有更年病史的女性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密西根大學內科教授 Kim 強調:「對於同時患有偏頭痛、熱潮紅和盜汗的女性,應更需要及早控制風險並改善症狀。」

研究統計下,超過 30% 中年女性自認有持續的潮熱紅和盜汗症狀,其中 23% 的人同時還有偏頭痛。研究人員發現,預測哪些女性是否會持續出現潮熱和盜汗的最大因素,就在是患有偏頭痛、憂鬱症和吸煙史。

研究者強調:「這兩項研究綜合起來,並非所有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經歷相同的經歷,而且許多女性可以及早控制,避免晚年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素,換句話說,女性仍可以及早做準備來預防疾病的發生。像是長年吸煙、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這些因素已經有明確研究表明不利於女性。」

把握三大原則避免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上身

女性面對更年期不要認為如臨大敵,大部分屬於輕微且持續時間較短,切記抽出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國健署提供心血管與骨鬆防治 3 招讓女性從容渡過更年期:

第1招: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及定期量血壓

吸菸和肥胖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許多慢性病的危險因子,會造成骨質流失,因此應及早戒菸、不酗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建議婦女每年應至少量 1 次血壓,血壓異常者則應每天早晚各量 1 次,監測自己的血壓狀況。

第2招: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

養成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每週 150 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另外,婦女可選擇荷重運動,例如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等,以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降低跌倒的發生。

第3招:健康飲食及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原則,每日鈉的攝取量應少於 2.4 公克,相當於 6 公克的食鹽。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 D 及蛋白質等,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等。更別忘了,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 D 幫助鈣質吸收。

參考文獻:Migraines, vasomotor symptom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study
參考文獻:Prospective early adulthood risk factors for vasomotor symptoms i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study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

更年期後代謝比以前更差了!多吃3類食物提升代謝率

更年期到底要不要用荷爾蒙療法?真的會致癌嗎?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