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痠痛就像得公主病?醫揭「纖維肌痛症」5症狀:這點成發病元凶
慢性疼痛大魔王:纖維肌痛症
醫學文獻早在西元1600年就有全身痛、類似纖維肌痛症的症狀描述。後來一度稱這種全身痛的症候群為「纖維肌炎」,因為醫師專家們認為會全身痛可能來自於肌纖維發炎。
後來肌肉切片的研究證實,病人的肌纖維組織在顯微鏡下並沒有發炎相關的病理變化,因此,美國醫師公會在1987年將此疾病正式定名為「纖維肌痛症」,並由美國風濕病學會在1990年建立纖維肌痛症的診斷標準。
目前纖維肌痛症並沒有明確的生物標記,換句話說,臨床上並無任何血液、生化、電生理或影像學檢查可以確定病人就是纖維肌痛症。診斷的首要工作反倒是排除其他類似的疾病,如發炎性/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肌肉病變、甲狀腺疾病、病毒感染等。
也由於纖維肌痛症「看不到、摸不著」,病人因為全身痛尋遍各科,醫師卻都找不出確切的病變,再加上各種檢查都正常,因此常被誤認為無病呻吟。的確,許多醫師不喜歡看纖維肌痛症,有病人還告訴我他被某某醫師轟出診間呢!
你以為纖維肌痛症是怪病很少見嗎?錯。根據調查,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大約2~3%,也就是每100人中就有2、3人有這種困擾。罹患纖維肌痛症最常見的年齡是50~60歲,但其實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其中,女性罹病的機率高於男性,所以纖維肌痛症好發的族群即是中年女性。
根據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所建立的診斷標準,將身體以肚臍為原點劃分為上、下、左、右四個象限、18個壓痛點。病人必須有11個以上的壓痛點,分布於至少3個象限,且持續3個月以上才符合纖維肌痛症的診斷。
後續為了研究需要,美國風濕病學會於2011年發表簡易版的纖維肌痛症診斷,並在2016年小幅修正定案。新版的診斷方式已不用醫師親自觸壓病人計算有幾點壓痛,而是由病人自主回報自己有哪些部位疼痛的「廣泛性疼痛指標」,以及是否有合併慢性疼痛的相關症狀如疲累、失眠、健忘、憂鬱等「症狀嚴重程度量表」,兩者搭配來做診斷。儘管如此,這個診斷方式還是不夠親民好用。
到了2019年,美國疼痛學會推行了一個更簡單的診斷方式:把身體分為頭頸、四肢、胸、腹、上背、下背一共9區,若有6區以上有持續3個月以上的疼痛,再加上中重度的疲累或失眠,即符合纖維肌痛症。
在醫學院教學的時候,陳韋達醫師喜歡用口訣來幫助年輕醫師們記憶:即「一痛、二累、三失眠、四健忘、五憂鬱」。2019年美國疼痛學會的診斷方式只強調前3個,但2011、2016美國風濕病學會的標準將5個症狀都列入評估。
無論如何,這個口訣都一網打盡,同時也有助大家記住纖維肌痛的5大核心症狀。而這5大症狀,同時也是所有慢性疼痛疾患最終的共同表現。換句話說:纖維肌痛症是慢性疼痛的大魔王。搞懂它,你就算是解鎖了慢性疼痛。
反過來說,如果你有長期難治的疲累、失眠、健忘或憂鬱任何一項,你可以反問自己,是不是常常這裡酸、那裡痛,也符合纖維肌痛症?以下依序來介紹纖維肌痛症的5大症狀。
- 廣泛性疼痛:廣泛性疼痛是纖維肌痛症最主要的核心症狀,持續時間依定義需長達3個月以上,但臨床上大部分的病人都痛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病人所感受到的痛是身體多處疼痛甚至全身疼痛,而非局部性疼痛,除了肢體會痛,前胸後背會痛,還會頭痛和下腹痛。
- 疲累:纖維肌痛症還有一種最重要的症狀即是疲累,包括身體的和心理的疲累。身體的疲累就是指疲勞,而心理的疲累是指一個人沒有辦法有效應付外在的壓力,久了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好累。總之,身心的疼累,讓病人無法聚精會神,永遠一副無精打彩的樣子。
- 失眠:睡眠品質不佳有3個層次:睡不著、睡不久、睡不好。睡不著是指入睡困難、睡不久是指睡眠時間很短、睡不好則是指睡眠品質不好。結論就是病人因為上述3個因素而得不到好的睡眠,在清醒後感受不到神清氣爽、活力百倍。
- 健忘:纖維肌痛症病人最常抱怨的症狀之一還包括記憶力或認知功能退化。陳韋達說,門診許多病人跟他抱怨:「常常開了冰箱不知道要拿什麼,或者開口忘了剛才想講什麼⋯⋯」「電話號碼、人名都記不住,看到朋友常常一時叫不出名字⋯⋯」等等。
- 憂鬱:纖維肌痛症的病人幾乎都有憂鬱的症狀。陳韋達醫師的團隊過去的研究也發現,纖維肌痛症的病人,有相當的比例曾有自殺的想法或企圖。不過,多數的門診病人並不是重度憂鬱,而是因為長期慢性疼痛的折磨、生活功能大受影響而表現出憂鬱的症狀。其實,除了憂鬱之外,有焦慮的病人比例更高。
陳韋達常在門診遇到纖維肌痛症合併焦慮的病人,每次看診都會拿出一張紙,上頭洋洋灑灑記錄了這段期間不舒服的點點滴滴,想一一向醫師說明;甚至是拿出厚厚一疊病歷,記錄過去幾年所有的看病經過和嘗試過的各種治療⋯⋯。難怪很多醫師都很怕看纖維肌痛症。
「壓力」也是致病因子
纖維肌痛症的症狀真的是從頭到腳,從中樞到末稍神經與肌肉,琳瑯滿目、包山包海。你一定很好奇,是什麼原因造成此疾病產生呢?很可惜,答案只有4個字:目前未明。
然而,根據臨床觀察,纖維肌痛症的成因,就像在書中提到的偏頭痛,也是先天遺傳體質與後天環境因素兼具。其實,這兩種慢性疼痛都屬於「傷害可塑性疼痛」,大腦結構並沒有明確的組織損傷或結構改變,主要是功能的改變,就像前面提到的擴大機。
在先天遺傳方面,臨床觀察發現,纖維肌痛症有家族遺傳傾向。病患的子女,常常也對痛覺敏感或有類似病況。至於後天環境因素,各方研究都顯示,以「壓力」為最重要的致病因子。
纖維肌痛症好發在中年,這個年齡層,誰不是壓力山大的三明治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外有工作、內有家庭,疊加之下,也難怪門診有看不完的這裡痠、那裡痛。若再加上基因體質,很有可能就變成那2%。
然而,更深遠的壓力,來自於兒時的心靈創傷。研究調查顯示:許多纖維肌痛症的病人,兒時都曾經歷過情緒、身體甚至性方面的重大創傷。
陳韋達的門診病人也有許多在發病的數年前,經歷車禍、重大手術、嚴重感染等身體創傷,及後續的法律訴訟、手術失敗或恢復不良等精神壓力,逐漸演變成無法調適的全身疼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 記者:Fibrositis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