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痛不是扭傷,小心副舟狀骨症候群!復健醫教「3招」肌力訓練

走路走久常腳踝內側腫痛?這樣的狀況常被誤認為是疲勞,但也有可能是副舟狀骨症候群所造成,這是一種先天骨骼異常,在女性身上較常見。復健科醫師提醒,副舟狀骨症候群常發生在久站、久走或運動員身上,可能導致腳踝急性發炎疼痛,除保守治療跟手術治療外,也能透過3招運動訓練來改善。

若在行走或運動時,腳踝內側接近足弓的位置疼痛加劇,嚴重時甚至發炎腫痛,連穿鞋、站立都很痛苦,就有可能是副舟狀骨病發疼痛,稱為「副舟狀骨症候群」。這是一種先天骨骼異常,正常來說,人體足部有26塊骨頭,但少數人會在原有舟狀骨的內側緣,多長出一塊副舟狀骨,可能導致足踝的不穩定性。



10人就1人有副舟狀骨症候群

開業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門診曾收治一名男性個案,右腳踝因不明原因持續發炎腫痛,原本擔心是骨折,但回憶近期並沒有撞擊或受傷狀況,經醫師觸診並透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副舟狀骨症候群」,建議可做居家復健及伸展運動。

他進一步說明,平均約每10人有1人會長出副舟狀骨,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副舟狀骨症候群的相關症狀。臨床觀察發現,女性比較常見腳踝疼痛症狀,其中有7成是雙側疼痛,常併發脛後肌肌腱疾患,或有扁平足現象。



副舟狀骨症候群3大類型

李炎諭指出,副舟狀骨症候群的診斷,通常是透過超音波及X光來確診,依照骨頭的生長方式不同,可能誘發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狀,分為下列3種類型:

  • 第1型:約占30%,一般是位在脛後肌遠端肌腱中,副舟狀骨與舟狀骨沒有連接,直徑約2~3毫米。通常沒有症狀,若有症狀也很容易因保守治療而緩解,一般預後良好。
  • 第2型:約占55%,呈三角形或愛心型,副舟狀骨與舟狀骨之間會以1~2毫米的軟骨作為連接,直徑約12毫米,若反覆足部動作如久站、久走等活動,容易引發足部內側疼痛。
  • 第3型:約占15%,副舟狀骨與舟狀骨已融合成一個較大的骨頭,突出的骨頭容易與鞋具反覆摩擦,形成滑液囊炎,並造成局部紅腫熱痛。

他補充,正常來說,脛後肌會連結到舟狀骨上,可以協助蹠屈並維持內側足弓。但針對上述第2及第3型的副舟狀骨症候群,因脛後肌連結到了副舟狀骨上,會導致力臂變短,使施力原理改變,就會造成局部症狀,甚至續發脛後肌肌腱疾患與扁平足。



3招肌力訓練舒緩腳踝發炎疼痛

李炎諭提醒,副舟狀骨症候群在治療上,分為保守治療跟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包括鞋墊、物理治療等,運動治療則包括脛後肌、脛前肌、屈趾短肌、臀肌等肌群的運動及伸展、震波、注射治療等。

由於副舟狀骨症候群,與脛後肌息息相關,若想改善持續發炎、腫痛症狀,除遵循復健科治療外,也可透過以下3招運動訓練,讓脛後肌更穩定:

  • 脛後肌伸展:呈弓箭步,後腳踩地上但須稍微往前旋轉,讓足部內側有緊繃感,維持15秒,做5組
  • 脛後肌訓練:採坐姿,腳放在地上,彈力帶向腳外側約15度,拉到略有緊繃感,腳板向內翻10次,做3組
  • 脛後肌訓練:採坐姿,用雙腳前內側將藥球夾起,雙腳打開放下,重複10次,做5組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