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點出觀光攬客缺失 住房價高基礎設施未更新

爭取千萬旅客4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日電)台灣常被詬病旅宿房價偏高、CP值不夠好、景點了無新意,學者點出觀光基礎建設未能趁疫情時升級更新、交通整合不足、外語標示欠缺等問題,在拓展客源上成為一大阻礙。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指出,台灣觀光基礎建設是分屬不同單位,很可惜的是,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觀光客銳減,沒有進行改善,很多旅客到各國發現機場面目一新,但台灣卻幾乎沒有維護升級或者開發新景點。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認為,受限法令及環保意識高漲,在台灣大型的投資很難推動,也不容易加快建設腳步,多數觀光客認為台灣就是老舊,觀光意象是人情味、夜市、美食。

近來韓國偶像樂團到高雄開唱,吸引國內外粉絲追星,創造旅遊產值。但陳家瑜表示,這幾年很少有聽到大型企業獎勵員工來台旅遊,或是舉辦大型展覽、國際會議,台灣似乎放掉商務或會議展覽這塊旅遊市場。

以台北市來說,陳家瑜認為,現在有大巨蛋,應該要想辦法到海外爭取1萬人以上的大型會議到台北舉辦,因為商務旅客的消費能力高於單純的觀光旅客,這部分應該加強開發。

高端旅遊市場也是目前台灣尚待耕耘的市場,陳家瑜指出,陸續將有四季飯店等奢華酒店來台設點,但不能只有飯店有奢華等級,其他部分卻跟不上,頂端旅遊市場是很多國家都在爭取的,台灣卻沒有相對應的佈局。

專門介紹台灣各景點的在台英國Youtuber英國叔叔Allan坦言,台灣有些飯店沒有這麼乾淨,價格上也偏貴,他以前曾經住過很便宜的飯店,環境非常可怕;此外,蠻多外國旅客都會跟他抱怨,台灣路上沒有垃圾桶,讓外國旅客很難習慣。

黃正聰則指出,在通膨壓力下,台灣觀光產業的問題包含旅宿與餐飲費用上漲,削弱國際競爭力,而且產業缺工,人力成本也上升,同時面臨大型投資難以推動、交通整合度不足等問題。

此外,他說,交通整合度不足,對外國人來說,六都之外,自由行並不容易,中南部外籍旅客量比不上北部,追根究柢與交通不便、外語標示不足等因素有關,這也是要持續改善之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