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區監理所響應「2024世界自行車日」環騎活動

高雄區監理所響應「2024世界自行車日」環騎活動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每年6月3日為世界自行車日,2018年由聯合國大會宣布後,交通部觀光署自2019年起陸續辦理自行車日響應活動,期間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辦2次,後續於疫情趨緩後,邀請全臺北、中、南地區政府機關、民間單位及車友等,不畏風雨地同時上路騎乘,活動以APP紀錄騎乘軌跡串聯臺灣,以行動支持對自行車及這片土地的熱愛。

「2024世界自行車日」全臺環騎活動於今(1)日舉行,全臺共分成46段「新環臺路線」,高雄區監理所兵分兩路,分別騎乘屏東縣新埤鄉萬隆國小至枋山鄉海大山小景點路段(全程約27公里)及台東縣五福山福德宮至大鳥休憩區(全程約18.6公里),且為影響活動設計專屬口號「B-I-K-E」,分別為Best(最好的)、Innovation(創新)、KOMV(機關英文縮寫)及Equality(平等)。

「高雄區監理所延續前2年精神,持續以行動支持自行車日,推廣低碳運具,及響應環保和社會永續等理念,而今年也特別設計了專屬的口號,期許高雄所提供民眾最好的且有感的暖心服務,並且不斷創新,以及營造平等友善的環境。」領軍騎乘的李瑞銘所長提到。

李所長更鼓勵同仁,臺灣有著多元的自行車路網、領先世界的自行車產業,優質的騎乘環境,一年當中除了世界自行車日,日常上班通勤或是運動健身,都可以優先考量以自行車作為運具,更是為2050年淨零碳排、環保愛地球盡到一份力。

今年路線有別於以往,該所表示,其中分工的屏東縣騎乘路線走縣鄉道,地勢較為平坦,騎乘中可享受鄉間林蔭環繞及置身田野的寂靜,而台東縣的分工路段則類似去年騎乘路線為依山傍海,新的路線有新的感受,高雄區監理所分別在屏「東」和臺「東」刻劃足跡,一起見證臺灣「騎時」很美麗,意義非凡。(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