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運動處方課程 提升醫事人員識能


東區醫院運動處方課程 提升醫事人員識能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抽菸、酗酒、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非傳染性疾病四大危險因子,而不健康飲食加上缺乏運動,容易發生血壓、血糖、血脂等三高及肥胖等慢性問題。花蓮慈濟醫院在東區醫院總額風險移撥款–偏鄉整合性醫療計畫支持下,舉辦「運動處方養成系列課程」,第一堂課由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體育教學中心副教授黃森芳,帶來運動處方基礎入門課程。東部地區首次舉辦「運動處方養成系列課程」,主題吸引各醫療院所及鄉鎮市衛生所的各職類人員參加,包含醫師、護理師、行政人員、藥師、社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透過雲端及實體一起學習,超過50人報名參加課程。


「運動重不重要?你現在有規律運動嗎?」副教授黃森芳表示,每個人都認同運動很重要,對疾病預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能做到規律運動的人不多,透過課程讓眾人了解臨床運動處方對病人的好處與健保效益。臨床運動處方應用有計畫、有結構性包含方式、強度、時間、頻率等,與重複進行的運動訓練,治療並改善病人症狀,最終目的是希望降低疾病惡化與死亡風險。



東區醫院運動處方課程 提升醫事人員識能


黃森芳副教授分享國內外多項研究數據證實運動的好處,及國外的臨床運動專業經濟效益與經驗,目前國外的做法是先由醫生經過一系列評估後,最後開立運動處方給病人,由臨床運動專師或治療師,協助醫生與護理人員指導病人進行運動訓練治療疾病,在美國、澳洲、新加坡,以及英國等歐洲許多國家已有數10年歷史。臨床運動治療師、專師有別於物理治療師,他們透過個人化有效的運動處方,改善如糖尿病、心臟及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發炎性疾病或癌症病人等症狀與功能,達到疾病的最佳治療效果,提升他們的生命品質。會後不少學員踴躍提問與交流。



東區醫院運動處方課程 提升醫事人員識能


花蓮慈院醫事室主任林玲珠說,東區醫院總額風險移撥款–偏鄉整合性醫療計畫致力於推動各種類型的健康促進,從疾病篩檢、健康衛教,現在更進一步希望導入運動處方的模式,達到疾病預防,也很歡迎各職類領域的夥伴一起發想,藉以提升東部民眾的健康。運動處方養成系列課程將於6月14日邀請花蓮市衛生所以醫師角度進行分享,以及6月22日與慈濟大學體育教學中心、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共同舉辦「臨床運動處方培訓工作坊」,讓更多醫事人員養成運動相關專業識能,提升民眾的健康與照護品質。



東區醫院運動處方課程 提升醫事人員識能



圖文:江家瑜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