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圖「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

南市圖「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立圖書館攜手國立臺灣博物館在新總館6樓藝廊展出「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特展,為讓民眾更深入認識東南亞信仰文化,邀請精通南洋文化講師舉辦系列精彩體驗活動,包含《南鯤鯓五府與萬善囝仔公》皮影戲、拼圖卡祖笛手作工坊、巴龍木雕鑰匙圈彩繪,以及越南煎餅-班燒Bánh xèo等,歡迎民眾前往南市圖官網線上報名。


自開展以來,吸引眾多民眾前往欣賞,展覽分成三大主題,包括「信仰同來、藝術同在」、「季風帶的風土民情」、「移動與相遇」三大主題串起南洋文化的認同、認識及尊重。展覽中最受民眾矚目的是,展場入口「信仰同來、藝術同在」展區中,由印尼峇里島藝術家馬爹返鄉購置材料在臺複刻的「巴龍」神獸,「巴龍」神獸在印尼峇里島神話代表「善良」與「美好」,民眾不妨可向代表平安與幸福化身的「巴龍」神獸打招呼、訴說心中願望;而該展區也展示「來自天神的音訊」的印尼傳統代表性打擊音樂-甘美朗樂器模型,現場可聆聽優美的甘美朗音樂;不少民眾也在互動留言牆寫下觀展心得,甚至許多新住民用自己的語言留言分享與臺灣相遇的溫馨故事,展出自即日起至6月23日,歡迎一同分享動人的異國故事。


為讓民眾更加認識展覽意涵,5月26日(日)邀請臺南市立崇明國民中學國樂藝才班與指導老師陳聖元演出《南鯤鯓五府與萬善囝仔公》,結合爪哇與臺灣的皮影戲,以及國樂團的甘美朗擬聲,透過跨域交織手法與媒材,呈現絢麗光影及磅礴樂聲,詮釋臺南地區百年神話傳說。本次也力邀展出藝術家親自授課,如打造印尼樂器「甘美朗(Gamelan)」模型的馬來西亞籍樂器設計師江靖傑,6月1日(六)將帶領學員以法國樂曲《動物狂歡節》為靈感,開設「動物狂歡節-拼圖卡祖笛」手作工坊;木雕藝術家馬爹(Made Sukariawan),6月16日則舉辦「峇里島巴龍文化x木雕鑰匙圈彩繪」,馬爹將運用影片和道具,除介紹巴龍的藝術文化,也讓學員動手彩繪獨一無二的木雕小巴龍。


同時,為讓民眾品嘗東南亞異國美食,邀請臺南在地新住民社團法人臺南市新向陽協會創會理事長潘羽姍親自教授家鄉小吃「越南煎餅-班燒Bánh xèo」,此道料理食材豐富,海陸蔬菜兼具,是越南親朋好友聚會料理,當天潘羽姍將傳授私房祕訣。歡迎民眾藉由美食、藝術手作及戲劇體驗,深入認識東南亞文化的信仰藝術與風土民情。



南市圖「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

南市圖「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